野生黄花苜蓿叶肉原生质体培养和植株再生

被引:26
作者
白静仁
何茂泰
袁清
萨仁
李永干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
[2] 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研究所!呼和浩特,
关键词
野生黄花苜蓿; 原生质体培养; 再生植株;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3 [植物细胞遗传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7 ; 090102 ;
摘要
取野生黄花苜蓿15~20天叶龄的叶片,去掉下表皮,用1%纤维素酶、1%半纤维素酶和0.5%果胶酶的混合液游离原生质体。用改良的MS培养基附加2,4-D、BA和NAA等,在黑暗条件下浅层悬浮培养。培养第4天、第7天和第10天,原生质体分别出现第一次、第二次和多次分裂,在此期间数次加液或换液调节渗透压,直至形成1mm左右的大细胞团,然后转移到附加2,4-D和KT等的MS固体培养基,诱导形成愈伤组织,再经4~5次继代培养,分化成为完整的再生植株。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 条
  • [1] Davey and Cocking.1982,Organogenesis from root protoplasts of the forage legumesMedicago sativa and Trigonella foenum-graecum. Z. Pflanzenphysiol. Xu,Z. H. M. R. B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