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创新活动的空间集聚:趋势与成因

被引:3
作者
王燕 [1 ]
王志强 [2 ]
汪涛武 [1 ]
机构
[1]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2] 中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创新; 空间集聚度; 新经济地理; 集聚力; 循环累积效应;
D O I
10.13546/j.cnki.tjyjc.2019.05.028
中图分类号
F424.3 [工业技术发展与革新];
学科分类号
120204 ;
摘要
文章利用多种创新活动代理变量和集聚度测算指标,考察了1997—2016年中国制造业全行业和细分行业创新活动的空间集聚度及其演进趋势,同时从新经济地理学的视角对制造业创新活动空间演进趋势做出解释。结果表明:(1)1997—2016年,制造业创新活动的集聚度始终高于生产活动的集聚度;(2)从全行业的角度看,创新活动的集聚度持续上升,这不同于同时期生产活动集聚度"倒U"型的演进轨迹;从细分行业角度看,绝大多数行业创新活动的集聚度也是持续上升的;(3)1997—2016年,中国制造业创新活动的"核心区"有所调整,且广东、江苏、浙江和山东的核心地位仍在不断强化。东部地区优越的"第一天性"、基于收益递增思想的循环累积效应以及集聚外部性是促成中国制造业创新活动持续向东部地区集聚的主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126 / 13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中国为何过早进入再分散:产业政策与经济地理 [J].
吴意云 ;
朱希伟 .
世界经济, 2015, 38 (02) :140-166
[2]   产业集聚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J].
范剑勇 ;
冯猛 ;
李方文 .
世界经济, 2014, 37 (05) :51-73
[3]   我国区域创新差异时空格局演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蒋天颖 .
经济地理, 2013, 33 (06) :22-29
[4]   “飞雁模式”发生了吗?——对1998—2008年中国制造业的分析 [J].
曲玥 ;
蔡昉 ;
张晓波 .
经济学(季刊), 2013, 12 (03) :757-776
[5]   产业集聚与产业创新效率:金融市场的联结和推动——以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和创新为例 [J].
张长征 ;
黄德春 ;
马昭洁 .
产业经济研究, 2012, (06) :17-25
[6]   中国制造业地理集聚的时空演变特征分析:1980-2008 [J].
吴三忙 ;
李善同 .
财经研究, 2010, 36 (10) :4-14+25
[7]   创新集聚与产业集聚的相关性研究 [J].
张丽华 ;
林善浪 .
科学学研究, 2010, 28 (04) :635-640
[8]   中国创新产出的空间分布及空间相关性研究——基于1996-2005年省际专利统计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 [J].
张玉明 ;
李凯 .
中国软科学, 2007, (11) :97-103
[9]   中国创新产出的空间分布特征与成因 [J].
罗发友 .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06) :76-81
[10]   中国工业在区域上的重新定位和聚集 [J].
文玫 .
经济研究, 2004, (02) :8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