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禀赋、经营类别与家庭农场信贷获得

被引:11
作者
张朝华
机构
[1] 暨南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资源禀赋; 家庭农场; 经营类别; 信贷;
D O I
10.19337/j.cnki.34-1093/f.2018.01.007
中图分类号
F324.1 [农场]; F832.4 [信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211家家禽养殖型家庭农场与162家蔬果种植型家庭农场的信贷获得能力与获得数量的实证分析表明:对于家禽养殖型家庭农场,农场类别与信贷可获得性之间存在显著地正相关,这种关系的产生,源自于金融资本中的固定资产、流动性强的资产以及社会资本中的公职人员,而农场类别与信贷获得数量方面的显著正相关,则来自于人力资本与金融资本中的固定资产;对蔬果种植型家庭农场,则无论是在信贷获得能力,还是获得数量方面,家庭农场类别与其相关性均不显著。因此,应针对不同家庭农场的经营特征进行"差别授信";简化"两权抵押"办理程序,建立"两权抵押"价格评估机构;提高家庭农场主的人力资本;加强对金融信贷市场的监管;严格家庭农场补贴标准与发放程序。
引用
收藏
页码:76 / 8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的深层原因及化解路径 [J].
林乐芬 ;
法宁 .
南京社会科学, 2015, (07) :150-156
[2]   农户信贷市场的正规部门与非正规部门:替代还是互补? [J].
刘西川 ;
杨奇明 ;
陈立辉 .
经济研究, 2014, 49 (11) :145-158+188
[3]   中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比较及政策建议 [J].
汪发元 .
农业经济问题, 2014, 35 (10) :26-32+110
[4]   农户信贷行为倾向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西部11省(区)1664户农户的调查 [J].
徐璋勇 ;
杨贺 .
中国软科学, 2014, (03) :45-56
[5]   家庭农场的制度解析:特征、发生机制与效应 [J].
高强 ;
刘同山 ;
孔祥智 .
经济学家, 2013, (06) :48-56
[6]   “三化”同步与家庭农场为主体的农业规模化经营 [J].
郭熙保 .
社会科学研究, 2013, (03) :14-19
[7]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困境摆脱及其体制机制创新 [J].
张照新 ;
赵海 .
改革, 2013, (02) :78-87
[8]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状、约束与发展思路——以浙江省为例的分析 [J].
黄祖辉 ;
俞宁 .
中国农村经济, 2010, (10) :16-26+56
[9]   我国农村正式金融机构对农户的信贷配给——一个联立离散选择模型的实证分析 [J].
朱喜 ;
李子奈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6, (03) :37-49
[10]   解读中国农贷制度 [J].
张杰 .
金融研究, 2004, (02)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