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小白礁I号”清代木质沉船中硫铁化合物脱除技术研究

被引:15
作者
张治国
李乃胜
田兴玲
刘婕
沈大娲
机构
[1]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关键词
海洋出水木船; 小白礁I号; 硫铁化合物; 脱除技术;
D O I
10.16334/j.cnki.cn31-1652/k.2014.04.006
中图分类号
K875.3 [交通工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近年来的分析与研究表明,海洋出水沉船的木材中普遍存在大量的以Fe S2和Fe S为代表的硫铁化合物难溶盐,它们在空气中和一定湿度条件下,会氧化生成硫酸,使木材纤维素发生快速降解,从而对木船造成毁灭性的破坏。目前,硫铁化合物的脱除仍然是世界性难题,很多国家发现的木质沉船都面临这方面的困扰。为此,本研究以宁波象山"小白礁I号"清代沉船遗址出水的船体木材构件为研究对象,研发了金属络合剂与氧化剂复配材料EDTAHO,开展了海洋出水木材中沉积的二硫化亚铁的去除技术初步研究,取得了良好的保护效果。本研究结果可为后续脱水定型和加固修复打下良好的基础,有利于海洋出水木质船体的长期保存。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6 条
  • [1] 海洋出水木质文物保护中的硫铁化合物问题
    沈大娲
    葛琴雅
    杨淼
    马清林
    [J].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13, 25 (01) : 82 - 88
  • [2] “华光礁一号”南宋沉船船板中硫铁化合物分析
    马丹
    郑幼明
    [J].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12, 24 (03) : 84 - 89
  • [3] 化学实验室手册[M].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夏玉宇, 2008
  • [4] 木材学[M]. 中国林业出版社 , 徐有明, 2006
  • [5] Fenton-induced degradation of polyethylene glycol and oak holocellulose. A model experiment in comparison to changes observed in conserved waterlogged wood[J] . Gunnar Almkvist,Ingmar Persson.Holzforschung . 2008 (6)
  • [6] Conservation of the swedish warship vasa from 1628 .2 Birgitta H. Vasa Museum .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