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普里兹湾NP93-2柱样磁组构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

被引:7
作者
侯红明,王保贵,汤贤赞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关键词
磁组构,古气候变化,古水流,南极普里兹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2 [古气候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采自东南极普里兹湾海区沉积物NP93-2柱样系统的磁组构分析,结果表明:1.普里兹湾海洋沉积物具有较大的磁化率各向异性,较好地指示了沉积过程中水动力过程的变化;2.由磁化率各向异性主轴方向确定的古水流方面主要为近EW向及NS向,分别对应着南极绕极环流的方向及由融冰水的大量生成而导致的南极底层水形成的方向,这两种不同方向的水流在该海区不同时段的表现各不相同;3.依据表征磁组构的参数及古水流方向的变化,可将12700aB.P.以来的南极地区的古气候分成5个古气候变化带.
引用
收藏
页码:747 / 75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地球气候将平衡于又一次跳跃? [J].
张志强 .
地球科学进展, 1995, (03) :296-298
[2]   普里兹湾及邻近海区水团和环流研究述评 [J].
乐肯堂 .
海洋科学, 1995, (02) :26-30
[3]   磁化率各向异性测量在沉积学中的应用 [J].
许峰宇,王力波 .
沉积学报, 1994, (02) :94-100
[4]   沉积磁组构在长江三角洲晚第四纪古土壤研究中的应用 [J].
刘宝柱,李从先,业治铮,丛友滋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4, (02) :55-62
[5]  
北京地区15000年以来地球磁场长期变化与气候变迁[J]. 朱日祥,顾兆炎,黄宝春,金增信,魏新富,李春景.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3(12)
[6]  
中国黄土磁化率各向异性与成因及其对第四纪研究的意义[J]. 刘秀铭,许同春,刘东生.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8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