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北地区台地边缘礁、滩气藏沉积与储层特征

被引:53
作者
郭彤楼
机构
[1] 中国石化勘探南方分公司
关键词
台地边缘礁、滩; 层序地层学; 沉积; 储层; 川东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普光、元坝和龙岗等多个大、中型天然气田的发现,揭示了川东北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环开江—梁平陆棚东西两侧和城口—鄂西陆棚西侧台缘礁、滩带具有巨大油气勘探潜力。勘探实践证实不同部位台缘带的气藏特点及相关礁、滩沉积和储层特征均具有明显差异性。文中在层序地层学、沉积学和储层评价等研究基础上对这些差异性开展了分析工作。川东北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识别出两个三级层序,它们均由海侵和高位体系域构成,总体表现为水体向上变浅序列。研究区内不同部位的台缘带沉积和储层具有明显的差异,长兴期环开江—梁平陆棚东西两侧台缘地貌相近,铁厂河—普光—高峰场台缘带具加积为主、台缘斜坡陡、滩薄、生物礁发育的特点,上部白云岩化强;元坝—龙岗台缘带具前积和侧积明显、斜坡略缓、礁和滩均发育的特点,礁滩上部白云岩化强,孔隙型储层发育且物性较好;飞仙关期台缘不对称性明显,铁厂河—普光—高峰场台缘带仍以加积型为主,飞二段鲕滩发育,白云岩化强,孔隙型储层发育,具有储层厚度大和物性好的特点;元坝—龙岗台缘带飞二段发育鲕滩,但滩厚度薄、白云岩化弱,以孔隙型储层为主,储层物性略差。宣汉盘龙洞—见天坝长兴组台缘生物礁滩相及飞二段台缘鲕滩发育,白云岩化强,易于形成较好的储层。通过综合分析研究认为不同部位台缘带沉积及储层分布明显受同沉积古地貌、白云岩化强度、断裂、埋藏期成岩作用和流体活动等综合因素控制。
引用
收藏
页码:201 / 21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1]  
Bacterial and thermochemical sulfate reduction in diagenetic settings — old and new insights[J] . H.G Machel.Sedimentary Geology . 2001 (1)
[12]   四川盆地高含H2S天然气的分布与TSR成因证据 [J].
朱光有 ;
张水昌 ;
梁英波 ;
马永生 ;
郭彤楼 ;
周国源 .
地质学报, 2006, (08) :1208-1218
[13]   四川盆地深部海相优质储集层的形成机理及其分布预测 [J].
朱光有 ;
张水昌 ;
梁英波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6, (02) :161-166
[14]   川东北地区上二叠统长兴组生物礁组成及成礁模式 [J].
牟传龙 ;
谭钦银 ;
余谦 ;
王立全 ;
王瑞华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04, (03) :65-71
[15]   方解石和白云石溶蚀实验热力学模型及地质意义 [J].
肖林萍 ;
黄思静 .
矿物岩石, 2003, (01) :113-116
[16]   四川盆地东北部三叠系飞仙关组高含硫气藏H2S成因研究 [J].
王一刚 ;
窦立荣 ;
文应初 ;
张静 ;
刘划一 .
地球化学, 2002, (06) :517-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