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燕山运动

被引:24
作者
赵宗溥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燕山运动; 火山岩; 燕辽地区; 造山运动; 化石; 喷出岩; 火成岩; 造山作用; 地壳运动; 煤系; 含煤地层; 侏罗系; 中生代地层;
D O I
10.16509/j.georeview.1959.08.001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燕山运动一词是翁文灏1926年创立的,原义指侏罗纪终白垩纪前的造山运动。随后翁氏在1929年又根据北票地区所见加以修改,分为A,B两幕:A幕指上侏罗纪后或下白垩纪初期的宽广褶皱;B幕指白垩纪间的急激褶皱及逆掩断层。在此两幕之间有强
引用
收藏
页码:339 / 34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中国东部大地构造分区及其特点的新认识 [J].
黄汲清 .
地质学报, 1959, (02) :115-134
[2]   中国东北饶河中生代褶皱带内的海相中生代地层 [J].
王秀璋 .
地质科学, 1959, (02) :50-51
[3]   根据孢粉组合推论湖南汝城文明司红色岩系的地质时代 [J].
徐仁 .
古生物学报, 1958, (02) :141-158+284
[4]   关于东南沿海一带红色岩系划分的機点意见(节要) [J].
周仁沾 ;
杨超群 .
地质论评, 1951, (01) :131-132
[5]   北平西山之岩石性质与火山活动 [J].
杨杰 .
地质论评, 1948, (Z1) :27-53+166
[6]  
中国地质学.[M].李四光原撰;张文佑编译;.正风出版社.1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