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贝马斯的后形而上学理论

被引:2
作者
李嘉美
机构
[1]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社会科学部
关键词
后形而上学; 思维模式; 社会角色; 沟通; 哈贝马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089 [其他哲学流派];
学科分类号
01 ; 0101 ;
摘要
哈贝马斯对形而上学采用重构而非解构的方法,他在批判中建构新的哲学范式,以图对形而上学的真正的超越。他认为,后形而上学的哲学思维的根本特征就是,消解传统哲学的超验主体及其主体中心理性,克服主客二分式的思维模式。后形而上学在现代社会中要承担"破界"的使命,同时,在后形而上学视域下,哲学还要承担起具有沟通功效的媒介作用。哈贝马斯认为,哲学必须与生活世界紧密结合,促进生活世界的自我反思,推动生活世界中文化、人格的成熟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等方面的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6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论第三种形而上学.[M].吴伟赋著;.学林出版社.2002,
[2]  
后形而上学思想.[M].(德)于尔根·哈贝马斯(JurgenHabermas)著;曹卫东;付德根译;.译林出版社.2001,
[3]  
现代之后.[M].姚大志著;.东方出版社.2000,
[4]  
重建历史唯物主义.[M].(德)尤尔根·哈贝马斯(JurgenHabermas)著;郭官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5]  
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M].(德)尤尔根·哈贝马斯(JurgenHabermas)著;李黎;郭官义译;.学林出版社.1999,
[6]  
哲学境界.[M].陆杰荣著;.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
[7]  
经济与社会.[M].(德)马克斯·韦伯(MaxWeber)著;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
[8]  
形而上学导论.[M].(德)海德格尔(MartinHeidegger)著;熊伟;王庆节译;.商务印书馆.1996,
[9]  
法兰克福学派史.[M].(美)马丁·杰伊(MartinJay)著;单世联译;.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
[10]  
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M].王岳川;尚水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