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发生机制
被引:15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黄岚
祝善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第三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心内科
祝善俊
机构
:
[1]
第三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心内科
来源
: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
|
1990年
/ 03期
关键词
: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心绞痛;
缺血时间;
程度;
冠心病;
心纹痛;
SMI;
发生机制;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十分常见,其发生可能与缺血时间和程度有关,能引起心电图等改变的缺血不一定能诱发心绞痛;慢性缺血后局部缺血心肌持续调节,使其代谢、功能降低,结果影响了心肌缺血的临床表现;另外,SMI 患者存在痛阈上移和痛耐受性增加,内源性镇痛物质也许起重要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29 / 131
页数:3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