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施肥方式对土壤氨挥发和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

被引:143
作者
李鑫 [1 ]
巨晓棠 [2 ]
张丽娟 [1 ]
万云静 [2 ]
刘树庆 [1 ]
机构
[1] 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施肥方式; 氨挥发; 氧化亚氮排放;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08.0021
中图分类号
S153 [土壤化学、土壤物理化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采用密闭室间歇通气法和静态箱法对不同施肥方式(撒施后翻耕、条施后覆土、撒施后灌水)下的土壤氨挥发和氧化亚氮排放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方式显著影响了土壤中的氨挥发和氧化亚氮排放.撒施后灌水处理明显促进了氨挥发,其最大氨挥发速率明显高于其它处理,氨挥发累计达2.465kgN.hm-2.不同施肥方式下氧化亚氮排放通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峰值出现时间也不同.施肥后第2天,撒施后灌水处理达到峰值,为193.66μg.m-2.h-1,而条施后覆土处理在施肥后第5天才出现峰值,为51.13μg.m-2.h-1,且其排放峰值在3种施肥方式中最低.撒施后灌水处理的氧化亚氮累积净排放量达121.55gN.hm-2,显著大于撒施后翻耕和条施后覆土处理.撒施后翻耕和条施后覆土处理能有效抑制氨挥发和氧化亚氮排放损失,是较为合理的施肥方式.
引用
收藏
页码:99 / 10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减排措施与对策 [J].
黄耀 .
第四纪研究, 2006, (05) :722-732
[2]   氮肥与温室气体 [J].
张继亨 .
大氮肥, 2005, (06) :365-367
[3]   南京两种菜地土壤氨挥发的研究 [J].
贺发云 ;
尹斌 ;
金雪霞 ;
曹兵 ;
蔡贵信 .
土壤学报, 2005, (02) :253-259
[4]   施氮和玉米生长对土壤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 [J].
杨兰芳 ;
蔡祖聪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01) :100-104
[5]   影响农田氧化亚氮排放过程的土壤因素 [J].
焦燕 ;
黄耀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3, (04) :457-466
[6]   稻田氨挥发研究进展 [J].
宋勇生 ;
范晓晖 .
生态环境, 2003, (02) :240-244
[7]   玉米-潮土系统中氮肥硝化反硝化损失与NO排放 [J].
丁洪 ;
蔡贵信 ;
王跃思 ;
陈德立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1, (04) :416-421
[8]   冬小麦不同基肥施用方式对土壤氨挥发的影响 [J].
曹兵 ;
李新慧 ;
张琳 ;
邹国元 ;
高祥照 ;
赵春江 .
华北农学报, 2001, (02) :83-86
[9]   石灰性土壤氨挥发损失的研究 [J].
凌莉 ;
李世清 ;
李生秀 ;
不详 .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 1999, (S1) :119-122
[10]   土壤含水量与N2O产生途径研究 [J].
黄国宏 ;
陈冠雄 ;
韩冰 ;
Oswald Van Cleemput .
应用生态学报, 1999, (01) :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