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力压裂处置中镎、钚迁移行为的模拟研究

被引:4
作者
张展适
周文斌
李满根
机构
[1] 东华理工学院
[2] 东华理工学院 江西抚州 
[3]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4] 江苏南京 
[5] 江西抚州 
关键词
水力压裂处置; 镎; 钚; 存在形式; 水岩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L941 [放射性废物及其处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研究了在我国拟实施水力压裂处置某地的元素Np、Pu在钻孔地下水中的存在形式及地下水与围岩(页岩)、水泥固化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用地球化学模式程序EQ3/6模拟计算结果表明:1)在处置区地下水中,Np的存在形式主要为NpO2(CO3)34-、NpO2(CO3)23-、NpO2CO3-和NpO2(CO3)35-,Pu为PuO2(CO3)2-2和Pu(OH)5-;2)水 岩作用模拟结果表明,处置地点的天然地下水中各组分间的相互作用已达平衡;3)地下水 水泥固化体相互作用过程大体上可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起始后的前10d,反应进程快,第二阶段为10d后,反应进程减缓,并在71d达到两相间的平衡,反应10d后,因碱性物质不断溶解及积累导致体系pH快速增长;4)在水泥固化体中,Am、Np和Pu基本上处于固定状态,只有当水泥固化体被溶解和破坏后,被破坏部分的水泥固化体中的核素方被释放进入水中。当地下水与水泥固化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达到平衡时,地下水中Am、Np和Pu的放射性活度分别为12 66、1 405、132 48Bq。
引用
收藏
页码:533 / 53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 [1] 镎、钚在处置区的存在形式及影响因素
    张展适
    周文斌
    施小平
    [J]. 辐射防护通讯, 2000, (06) : 21 - 25
  • [2] 地球化学模式程序的原理、分类与功能
    周文斌,史维浚,金立敏
    [J]. 铀矿地质, 1995, (04) : 217 - 222
  • [3] 世界放射性废物地质处置[M]. 原子能出版社 , (美)P.A.威瑟斯庞(P.A.Witherspoon)编, 1999
  • [4] Kinetics of Geochemical Processes, Reviews of Mineralogy 8. Lasaga AC, Kirkpatrick RJ. Minera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 1981
  • [5] EQ6———A Computer Program for Reaction Path Modeling of Aqueous Geochemical System: Theoretical Manual, User’s Guide, and Related Documentation ( Version 7. 0 ): UCRL-MA110662 PT Ⅳ. Wolery TJ. .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