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污河口水体中溶解有机物对Cr(Ⅵ)的还原作用——实验室模拟

被引:5
作者
吴瑜端
蔡卫君
机构
[1] 厦门大学海洋系
关键词
溶解有机物; 反应动力学; 化学动力学; 还原作用; 一级反应; 六价铬; 富里酸; 排放标准; 排放限值标准; Cr; 实验室模拟;
D O I
10.13671/j.hjkxxb.1983.02.012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工厂排放的含Cr(Ⅵ)废水注入河口之后,受水体中溶解有机物的还原,转化为低毒的Cr(Ⅲ).在天然水体中Cr(Ⅵ)被溶解有机物还原的反应动力学表明:该过程对Cr(Ⅵ)和H+均为一级反应.还原过程由两个反应组成,反应Ⅰ是Cr(Ⅵ)对酚羟基(φ—OH)的氧化,反应速度常数k118℃=0.036min-1.反应Ⅱ是Cr(Ⅵ)对醇羟基(R—OH)的氧化,反应速度常数k1~('18℃=1.5×10-3min-1。反应的活化能E1=26kcal/mol,E1'=40kcal/mol(18—28℃).利用正交设计实验测定该还原反应热力学的有关参数得出:溶解有机物对Cr(Ⅵ)的还原作用体系的反应物浓度和pH对反应平衡点有显著影响河口水域的水化学条件有利于Cr(Ⅵ)的还原.在反应平衡时六价铬的浓度(CCreqVI)与溶解有机物含量(DOC)之间的相关关系的基础上,外推得出不同环境功能水质要求的排放标准的计算通式:CCrdVI=α(Q/q)CCr8VI+kDOC
引用
收藏
页码:176 / 18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Potential transformations of chromium in natural waters[J] . David C. Schroeder,G. Fred Lee.Water, Air, and Soil Pollution . 1975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