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5月长江口内外溶解态无机氮、磷、硅的空间分布及日变化

被引:12
作者
高学鲁
宋金明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营养盐; 空间分布和日变化; 营养状况; 长江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43.5 [河口、三角洲];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更好地了解长江流域城市化进程和三峡工程对长江口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响应,为长期观测提供参考,采用分光光度法对2003年5月19—26日采自长江口的水样中的溶解态无机氮、磷、硅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海域营养盐的空间分布呈现出较好的规律性:SiO3-Si的浓度总体上沿长江径流入海方向递减,其在淡水端的浓度>100μmol/L,在离岸最远的海水端附近的浓度约为10μmol/L;NO3-N、NO2-N、NH4-N和PO4-P沿长江径流入海方向的浓度分布则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特征,最高值出现在咸淡水交界面附近,分别为130.0、3.14、31.43和2.06μmol/L。南北方向上各种形态营养盐的浓度总体上呈现出北部海域表、底层之间差异大于南部海域的分布特征。连续观测数据显示,NO3-N、NO2-N、PO4-P和SiO3-Si的浓度均可能在4h的时间里发生较大幅度的波动。在混合水区,由于水深较浅,水体混合较容易,垂直方向上各元素的浓度平均值差异不大;在水深较深的海水区,随着水深的增加,NO3-N和NO2-N的浓度平均值总体上呈下降趋势,PO4-P则相反,SiO3-Si变化不大。采用营养状态质量法和潜在性富营养化标准对调查海域的营养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均显示,调查海域在长江径流入海方向上由淡水区的高营养水平逐渐过渡到海水区的贫营养水平。由于长江口水体中各营养元素浓度时空变化显著,准确计算其入海通量难度很大,需要足够多的高时空分辨率的数据。
引用
收藏
页码:420 / 431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The processes of dynamic sedimentation in the Changjiang Estuary.[J].Jiyu Chen;Daoji Li;Banglin Chen;Fangxi Hu;Huifang Zhu;Cangzhi Liu.Journal of Sea Research.1999, 1
[2]   Nutrient cycling and plant dynamics in estuaries: A brief review [J].
Flindt, MR ;
Pardal, JA ;
Lillebo, AI ;
Martins, I ;
Marques, JC .
ACTA OECOLOGIC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COLOGY, 1999, 20 (04) :237-248
[3]  
河口生态学.[M].陆健健编著;.海洋出版社.2003,
[4]  
海洋生态学.[M].沈国英;施并章编著;.科学出版社.2002,
[5]  
长江河口物质通量.[M].沈焕庭等著;.海洋出版社.2001,
[6]  
长江、珠江口及邻近海域陆海相互作用.[M].胡敦欣等著;.海洋出版社.2001,
[7]   南黄海沉积物中氮、磷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 [J].
宋金明 ;
李学刚 ;
邵君波 ;
贺志鹏 ;
张乃星 .
海洋与湖沼, 2006, (04) :370-376
[8]   胶州湾沉积物中氮与磷的来源及其生物地球化学特征 [J].
李学刚 ;
宋金明 ;
李宁 ;
袁华茂 ;
高学鲁 .
海洋与湖沼, 2005, (06) :84-93
[9]   长江口邻近海域营养盐分布特征及其控制过程的初步研究 [J].
石晓勇 ;
王修林 ;
韩秀荣 ;
祝陈坚 ;
孙霞 ;
张传松 ;
不详 .
应用生态学报 , 2003, (07) :1086-1092
[10]   长江河口淡水端溶解态无机氮磷的通量 [J].
傅瑞标 ;
沈焕庭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2, (04) :3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