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掌握青岛市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特征和发病趋势,指导防治工作。方法对1979~2004年的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79~2004年,青岛市出血热疫区由小到大,由南向北不断扩散蔓延,年发病率波动在0.20/10万~33.34/10万之间,平均为7.39/10万,病死率为5.16%。1983~1987年、1998~2000年出现流行高峰,高峰年份分别为1986和1999年。1986年发病率和病死率分别为33.34/10万和4.74%,1999年分别为14.28/10万和1.80%。郊区五市和黄岛区发病、死亡分别占发病和死亡总数的98.57%和95.67%。黄岛、胶南、胶州、平度和即墨年均发病率分别为35.24/10万、18.90/10万、13.58/10万、9.87/10万和6.62/10万。冬季高峰一般从10月份开始,11或12月份达最高,次年1月下降;春季高峰不明显。各年龄组均有发病,最小2岁,最大85岁,20~60岁年龄组占78.41%,农民占83.06%,男性为女性的2.53倍。黑线姬鼠、褐家鼠分别是野外和居民区的优势种,荧光抗体检测发现黑线姬鼠、大仓鼠、黑线仓鼠、褐家鼠和小家鼠带毒,居民区和野外均以褐家鼠带毒率最高。结论青岛市部分地区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率仍然较高,应采取综合性措施,加强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