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牧区草地生态补偿实践评析

被引:24
作者
叶晗
朱立志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关键词
内蒙古牧区旗县; 草原生态补偿; 京津风沙源; 退牧还草工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内蒙古草原位居我国五大牧区之首,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和生态安全屏障。受气候变化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草原生态系统破坏严重。为恢复和改善草原生态环境,国家对内蒙古草原实施了生态补偿项目。本文以内蒙古牧区33个旗县实施的京津风沙源和退牧还草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内蒙古统计年鉴数据及相关资料分析,发现工程实施后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有了明显改善,但是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补偿标准偏低、补偿范围偏小、投入力度偏弱、补偿主体过于单一、监督管理不完善等诸多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七方面的对策和建议,旨为后期草原生态工程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引用
收藏
页码:1587 / 159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内蒙古草原生态环境退化现状及应对措施 [J].
王皓田 .
经济研究参考, 2011, (47) :24-27
[2]   西北地区退牧还草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王学恭 ;
白洁 .
中国水土保持, 2008, (09) :23-24
[3]  
政府主导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及在内蒙古的应用研究[D]. 巩芳.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0
[4]  
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 康欣.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8
[5]  
内蒙古实施“退牧还草”工程的实效与问题研究[D]. 魏松.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6
[6]  
内蒙古地区退牧还草工程的效益评价和补偿机制研究[D]. 韩颖.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6
[7]  
制度视域下的草原生态环境保护[M]. 辽宁民族出版社 , 盖志毅, 2008
[8]  
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的历史与未来[M]. 内蒙古教育出版社 , 包玉山著,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