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更新世红土氧化物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32
作者
朱丽东 [1 ]
周尚哲 [2 ]
李凤全 [1 ]
叶玮 [1 ]
王天阳 [1 ]
姜永见 [1 ]
李建武 [1 ]
机构
[1] 浙江师范大学地理过程实验室
[2]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红土; 更新世; 主元素; 元素迁移; 网纹化; 中国南方;
D O I
10.19700/j.0379-1726.2007.03.009
中图分类号
P595 [元素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江西、浙江和湖南等地更新世红土化学组成分析结果表明,各地各类红土的化学组成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以SiO2、Fe2O3和Al2O3为主,K2O、Na2O、CaO和MgO大量淋失,相对于上陆壳(UCC)平均组成富Ti、Fe和Al,贫K、Na、Ca和Mg。符合亚热带地区脱硅富铝或脱硅富铝铁的基本成土过程,总体形成于湿热环境。其烧失量(LOI)对红土脱硅富铝程度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LOI越大,脱硅富铝程度越强。同一剖面从网纹红土至均质红土或从网纹红土至棕色黄色风化程度渐弱。然而,全岩样品的SiO2/Al2O3、SiO2/R2O3分子比在直接指示红土风化强度方面不够有效。白网纹与红色基质的物源一致,化学组成却存在一定分异。以UCC为背景的元素盈亏状态和以均质红土为背景的元素绝对迁移量特征一致表明,物质迁移,尤其是Fe迁移与网纹红土网纹化过程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Fe迁出区形成白网纹,Fe加入区继承红土化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295 / 30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中国南方的网纹红土与东亚季风的异常强盛期 [J].
尹秋珍 ;
郭正堂 .
科学通报 , 2006, (02) :186-193
[2]   中国南方更新世网纹红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分子化石记录 [J].
谢树成 ;
易轶 ;
刘育燕 ;
顾延生 ;
马振兴 ;
马振兴 ;
林文姣 ;
王先彦 ;
刘刚 ;
梁斌 ;
朱宗敏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05) :411-417
[3]   安徽宣城黄土堆积的磁性地层学与古环境意义 [J].
乔彦松 ;
郭正堂 ;
郝青振 ;
吴文祥 ;
张仲石 ;
赵华 ;
朱日祥 .
地质力学学报, 2002, (04) :369-375
[4]   碳酸盐岩残积红粘土微观结构的扫描电镜研究 [J].
李景阳 ;
朱立军 ;
梁风 ;
陈筠 ;
不详 .
中国岩溶 , 2002, (04) :2-7+80-81
[5]   红土化学成分的变化特征 [J].
黄英 ;
符必昌 .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 2002, (04) :63-66+70
[6]   南方红土形成过程及其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J].
杨元根 ;
刘丛强 ;
袁可能 ;
何振立 .
第四纪研究, 2000, (05) :469-480
[7]   雷州半岛南部若干红土剖面的地球化学与成土环境研究 [J].
徐义芳 ;
朱照宇 ;
文高国 ;
梁俊平 ;
罗树文 .
地球化学, 2000, (04) :402-409
[8]   南方红土网纹:古森林植物根系的土壤学证据 [J].
熊尚发 ;
丁仲礼 ;
刘东生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0, (12) :1317-1321
[9]   南方红土的剖面风化特征 [J].
熊尚发 ;
刘东生 ;
丁仲礼 .
山地学报, 2000, (01) :7-12
[10]   杭州市之江组网纹红土的矿物学特性 [J].
章明奎 .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0, (01) :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