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的碳酸盐岩台地相以不同的外形、沉积相以及演化序列为特征。斜坡可能是单斜的,抑或远端变陡,且可能有裙边或鲕粒砂屑浅水滩坝复合体或者骨屑滩。单斜的斜坡向海方向进入较深的水域,没有明显大陆坡折,且缺少深水角砾岩。远端变陡的斜坡可能系低能量环境,且以浪基面下广布的浅水泥质盖层为特征。若在高能环境下,则可能有海岸沙滩沙丘复合体以及广布的骨骸质砂臂盖层。陆坡相可能拥有丰富的陆坡驱动碎屑所致的角砾岩。镶边的大陆架顶部相对平坦,在高能环境下具有明显的坡折。浅水大陆架边端经由该坡折便进入深水域。这类大陆架的大部分区域可能有潮缘相加积,也可能被早期淹没,这取决于海平面的起伏幅度。它们可能是加积的,也可能是过水型的,包含有沟蚀斜坡,陡坎以及高起伏的侵蚀形态。某些大陆架上发育有陆架内盆地,这种盆地控制着储集层和生油层的分布。孤立的台地通常被深水包围,它们可能位于断裂的大陆边缘上或者海底火山之上。绝大多数的台地具有高起伏的镶边边缘。经受过海平面迅速上升期的台地可能在早期就被淹没,它们以抬升的边缘,生长的斑礁或塔礁以及广布的浅海碳酸盐岩或细粒碎屑岩盖层为特征。完全淹没的大陆架发育在大陆架沉没到水体了透光深度的地方,且通常终止了浅水沉积作用,一般只形成半深水相的薄盖层。某些边缘显示有广泛的向盆地下掉的断裂作用,同时伴有碳酸盐岩沉积,或者厚层的进积碎屑岩层序。台地相的类型随沉积作用,盆地沉降或海平面上升的变化而异,并可能形成不同的演化序列。这里所介绍的几种模式看来足以包容绝大多数地质实例。其中一些则拥有较重要的储集岩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