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一般信息侵权裁判规则研究——基于68个案例样本的类型化分析

被引:16
作者
李怡
机构
[1] 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
关键词
个人一般信息; 区分性信息; 联络性信息; 关联性信息; 侵权责任;
D O I
10.15984/j.cnki.1005-9512.2019.06.013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根据信息的敏感程度,个人信息可分为敏感信息与一般信息。我国在理论与立法上均未对一般信息做进一步区分。在司法实践中根据信息与主体的关联程度对其予以区分保护,反映了不同信息类型的本质区别,据此,可以将个人一般信息分为区分性信息、联络性信息与关联性信息,进而检视三者的裁判规则差异。关于信息性质、损害要件的裁判立场值得肯定,对保护范围、过错要件、知情同意的裁判认定不尽合宜。在保护信息的范围上,应纳入信息社会涌现的新型一般信息;对于信息处理主体的注意义务标准,区分性信息要求较高,联络性信息次之,关联性信息最低;对于受害人的同意方式,前两者应采取明示同意,后者应采取默示同意。我国民法典人格权编应整合上述裁判规则,完善个人信息保护规范。
引用
收藏
页码:150 / 161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人格物”的司法困境与理论突围 [J].
冷传莉 .
中国法学, 2018, (05) :141-159
[2]   个人信息的侵权法保护 [J].
叶名怡 .
法学研究, 2018, 40 (04) :83-102
[3]   个人信息商业利用同意要件研究——以个人信息类型化为视角 [J].
项定宜 ;
申建平 .
北方法学 , 2017, (05) :30-39
[4]   司法保护视角下的隐私权类型化 [J].
冷传莉 ;
李怡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7, 35 (05) :79-89
[5]   民法典人格权编的规则设计 [J].
王叶刚 .
政治与法律, 2017, (08) :20-29
[6]   个人信息类型化研究 [J].
韩旭至 .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29 (04) :64-70
[7]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定义的再审视 [J].
范为 .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 2016, (10) :70-80
[8]   从隐私到个人信息:利益再衡量的理论与制度安排 [J].
张新宝 .
中国法学, 2015, (03) :38-59
[9]  
拯救信息社会中的人格[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齐爱民, 2008
[10]  
法学方法与现代民法[M]. 法律出版社 , 黄茂荣,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