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地多功能供需错位与协同作用研究进展及趋势

被引:25
作者
胡伟艳 [1 ]
魏安奇 [1 ]
赵志尚 [1 ]
张安录 [1 ]
宋彦 [2 ]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城市与区域规划系中国城市研究中心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农地多功能; 综述; 供需错位; 协同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研究目的:系统梳理国内外关于农地多功能供需错位与协同作用的研究文献,揭示其研究进展及未来研究趋势。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归纳演绎法,比较法。研究结果:现有研究进展主要表现为:(1)从单一生产功能的研究转向农地多功能研究,从间接研究农地多功能之间的关系转向直接研究农地多功能之间的关系,从研究农地多功能之间线性关系转向对多重性、非线性关系的探讨;(2)从孤立研究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农地非市场价值评估到关联性研究,如土地利用变化对农民福利的影响、土地利用与功能的关系以及特征—功能—服务—福利—价值链条关系探讨;(3)特别强调对农地多功能供给、需求(消费)、空间格局、动态变化、形成机制以及供需失配、权衡与协同分析。与国外研究相比,国内研究农地多功能价值评估较多,形成机制研究较少;农地多功能本身整体性的研究较多,功能之间的关系、权衡与协同研究较少;农地多功能供给研究较多,需求研究较少。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趋势为:农地多功能供需双边匹配的研究,农地多功能的形成机制、多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权衡与协同机制研究以及农地多功能尺度效应研究。研究结论:该研究成果对加强农地从物质资产到生态资产的完备性研究,实现中国农地多功能供需对接,寻求可持续的农业和农村发展,让"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89 / 9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52 条
[1]   农户家庭耕地利用的功能异质性及个体差异评价——以湖北省典型地区为实例 [J].
李海燕 ;
蔡银莺 ;
王亚运 .
自然资源学报, 2016, 31 (02) :228-240
[2]   美国农地多功能保护政策逻辑与启示 [J].
胡伟艳 ;
卢大伟 ;
赵志尚 ;
宋彦 .
农村经济, 2015, (12) :121-125
[3]   北京市耕地多功能空间分异及其社会经济协调模式解释 [J].
施园园 ;
赵华甫 ;
郧文聚 ;
汤怀志 ;
徐阳 .
资源科学, 2015, 37 (02) :247-257
[4]   Life satisfaction approach to farmers' compensation for land acquisition:empirical study from the suburbs of Wuhan City [J].
Weiyan Hu ;
Xuelong Zhang ;
Yan Song ;
Long Shen ;
Jin Liu ;
Anlu Zhang .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4, 12 (04) :316-323
[5]   天津市郊区休闲农庄农地游憩价值评估——以西青区杨柳青庄园和水高庄园为例 [J].
高进云 ;
杨微 ;
乔荣锋 .
资源科学, 2014, 36 (09) :1898-1906
[6]   土地功能与土地利用表征土地系统和景观格局的差异研究——以陕西省蓝田县为例 [J].
梁小英 ;
顾铮鸣 ;
雷敏 ;
王晓 .
自然资源学报, 2014, 29 (07) :1127-1135
[7]   北京市耕地功能空间差异及其演变 [J].
杨雪 ;
谈明洪 .
地理研究, 2014, 33 (06) :1106-1118
[8]   1949年以来中国耕地功能变化 [J].
宋小青 ;
吴志峰 ;
欧阳竹 .
地理学报, 2014, 69 (04) :435-447
[9]  
武汉城市圈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特征[J]. 曾杰,李江风,姚小薇.应用生态学报. 2014(03)
[10]   武汉城市圈农地城市流转微观福利效应研究 [J].
胡动刚 ;
闫广超 ;
彭开丽 .
中国土地科学, 2013, 27 (05) :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