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三血管气管平面在胎儿心室发育不良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11
作者
王慧芳
熊奕
吴瑛
佘志红
梁海南
林琳华
任景慧
王晓玫
机构
[1]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深圳市人民医院超声科
[2]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深圳市人民医院产前诊断中心
[3]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深圳市人民医院病理科
关键词
胎儿; 先天性心脏病; 心室发育不良; 超声心动描记术;
D O I
10.13929/j.1003-3289.2005.11.037
中图分类号
R714.5 [胎儿];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胎儿三血管气管平面(3V+T切面)在胎儿心室发育不良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4月-2005年1月在我院产前诊断门诊接受产前胎儿心脏超声筛查孕妇1212例,年龄2044岁,孕周为1638周。取胎儿心脏检查的常规6个标准切面,然后在四腔心切面的基础上缓慢平行向胎儿头侧移动探头即可显示胎儿上纵隔横切面,即三血管气管平面,再叠加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观察各房室及大动脉血流分布和血流方向。结果1212例胎儿超声心动图均获得满意的3V+T切面,共检出胎儿心脏结构异常47例,其中心室发育不良11例(8例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和3例右心发育不良),年龄2342岁,平均(29.8±5.7)岁,孕周2039周,平均(26.7±5.6)周。10例心室发育不良均已引产并有5例尸检,尸检结论与超声检查完全一致,1例胎死宫内。结论胎儿3V+T切面是一个简单、可靠的胎儿心脏大血管的筛查方法,能提高我们对涉及大动脉异常胎儿先心病的理解,是诊断胎儿心室发育不良的又一个重要切面。
引用
收藏
页码:113 / 11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2 条
  • [1] 胎儿心室发育不良的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价值
    熊奕
    王慧芳
    吴瑛
    佘志红
    梁海南
    彭启慧
    林琳华
    [J].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05, (03) : 62 - 64
  • [2] 超声心动图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王新房主编,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