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沟通对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影响:兼及普通学校和工读学校的比较

被引:31
作者
王争艳
雷雳
刘红云
机构
[1] 首都师范大学心理系
[2]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
关键词
亲子沟通; 同伴关系; 行为问题; 学业成绩;
D O I
10.16719/j.cnki.1671-6981.2004.05.008
中图分类号
B844 [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0202 ;
摘要
该研究利用协方差结构模型的方法 ,对青少年的亲子沟通与其行为问题、同伴关系和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考察 ,并就父子沟通和母子沟通对青少年社会适应影响的差异进行了分析 ,最后用多样本比较分析了普通学校初中生和工读学校学生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 :(1 )理论模型与数据吻合很好 ,家庭亲子沟通影响青少年的行为问题、同伴关系和学业成绩。 (2 )父子沟通与母子沟通对学生的同伴关系、行为问题和学业成绩的影响无显著差异。在各观察变量中 ,父子沟通时间和母子沟通态度对青少年的同伴关系有显著影响 ,亲子沟通 (父母 )时间对青少年行为问题的发生有影响。 (3)不同类型学校之间多样本比较表明 ,普通校与工读校的青少年在模型结构上存在差异。工读校的青少年 ,其母亲的沟通态度和选择的沟通场合对同伴关系有显著影响 ,其父亲对沟通场合的选择和母亲的沟通内容对行为问题的发生有显著影响 ,父亲沟通的内容与主动性对青少年的学业成绩有影响。 (4)普通校学生的同伴关系对行为问题没有显著影响 ,但在工读学校 ,同伴关系对行为问题有显著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056 / 105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A profile of juvenile street gang members. Friedman, C.J,Mann, F,Friedman, A. S. Adolescence . 1975
[2]  
Interpersonal influence in family system: a social relations model analysis. William L. Child Development .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