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患对黄土高原居住形态的影响探略——以近现代陇东为例

被引:3
作者
苏磊
付少平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匪患; 居住形态; 陇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25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年)];
学科分类号
060205 ;
摘要
近现代陇东地方居住形态主要表现出两种形式:一是散居型,住民远离河川、大道,遁隐于偏僻之地;二是聚居型,聚族居住,建堡自卫。近现代陇东社会所呈现出的这种居住形态不仅受地方自然条件、经济社会条件的影响,安全防卫、抵御劫掠的安全需要同样深刻影响着近代陇东地方的居住形态。随着社会由乱而治,住民逐渐搬出深山,向河川、阔塬等水、路、地条件较好的地方集中,窨子、堡子等防卫性建筑因丧失使用价值而遭废弃,逐渐淡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实践。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4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民国时期的土匪.[M].(美)比林斯利(Billingsley;P.)著;王贤知等译;.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
[2]  
肖劲光回忆录.[M].肖劲光著;.解放军出版社.1989,
[3]  
华池县志.[M].本书编写领导小组 编.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
[4]   地窨子考 [J].
张守生 .
齐齐哈尔社会科学, 1999, (02) :89-89
[5]   陕北乡村聚落地理的初步研究 [J].
李雅丽 ;
陈宗兴 .
干旱区地理, 1994, (01) :4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