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近距离煤层回采巷道合理位置确定方法探讨

被引:310
作者
张百胜
杨双锁
康立勋
翟英达
机构
[1] 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关键词
采矿工程; 极近距离煤层; 数值模拟; 应力状态; 巷道布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D823.9 [];
学科分类号
081901 ;
摘要
运用数值模拟分析方法,研究煤柱支承压力在底板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煤柱底板的应力分布具有明显的非均匀分布特征,应力集中程度最高地方在煤柱下,向采空区发展则应力集中程度迅速降低;分析非均匀荷载状态下巷道易于变形和破坏的原因,得出在非均匀的荷载作用下,巷道支护体结构更易出现局部过载,产生局部破坏,最终可能导致支护体结构失稳。指出在布置下部煤层回采巷道中,除避开煤柱支承压力增高区外,还应考虑煤柱下底板应力分布状态非均匀性的影响,应力分布状态的非均匀分布特征可用应力改变率衡量。提出采用应力改变率确定极近距离下部煤层回采巷道的合理位置方法,并通过现场实践证明该方法可行。研究结果对类似条件下巷道合理布置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97 / 10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极近距离下位煤层工作面巷道布置及其支护方式 [J].
马全礼 ;
李洪 ;
白景志 .
煤炭科学技术, 2006, (09) :37-39
[2]   王村矿极近距离煤层开采技术 [J].
周启为 .
煤炭科学技术, 2006, (03) :6-10
[3]   不规则煤柱作用下工作面开采的三维数值模拟 [J].
郑百生 ;
谢文兵 ;
窦林名 ;
高明仕 .
煤炭学报, 2006, (02) :137-140
[4]   近距离跨采对巷道围岩稳定性影响分析 [J].
谢文兵 ;
史振凡 ;
殷少举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4, (12) :1986-1991
[5]   软岩矿层条带开采合理采留宽度的ANSYS三维流变模拟 [J].
王忠昶 ;
张文泉 .
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 2003, (02) :110-112+119
[6]   极近距离煤层回采巷道布置研究 [J].
武忠 ;
李日官 .
煤矿开采, 2002, (04) :14-15+18
[7]   巷(隧)道支护中的非对称荷载效应 [J].
伍永平 .
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 2001, (04) :55-57
[8]   大变形巷道锚杆和框式支架工作阻力的研究 [J].
陆士良 ;
汤雷 .
煤炭学报, 1998, (04) :37-41
[9]   底板巷道合理位置确定方法的探讨 [J].
石建新 .
煤炭工程师, 1994, (03) :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