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7 条
甘肃北山柳园地区花岗岩类的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被引:89
作者:
赵泽辉
[1
]
郭召杰
[2
]
王毅
[1
]
机构:
[1]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造山带和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柳园地区;
花岗质岩石;
锆石 SHRIMP U-Pb 定年;
地球化学特征;
后碰撞;
板片裂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21 [];
P597.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北山柳园地区分布大量的花岗岩类岩石,岩石类型有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和斑状花岗岩。锆石SHRIMP U—Pb 定年分析结果为:花岗闪长岩的侵位年代为423±8Ma 辉铜山以东(HT-)钾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的侵位分别为436±9Ma 和397±7Ma。该区花岗质岩石都具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K、Ni、Ta、P 和 Ti 负异常的特征,属于准铝质到过铝质的高 K 花岗岩。花岗闪长岩无 Sr 和 Eu负异常的特征,εNd(t)=-2.5~-0.8,其岩浆源于岩石圈地幔或是软流圈与岩石圈地幔相混合的岩浆熔融,并受到了含有火山弧组分的年轻地壳的混染。钾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具有 Sr 和 Eu 负异常的特征,εNd(t)值分别为+1.4、-4.0~-2.0和-2.7~-0.3。HT-钾长花岗岩岩浆主要源于由于岩石圈地幔岩浆作用而导致上覆年轻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花牛山附近(HN-)钾长花岗岩岩浆主要源于软流圈地幔部分熔融,可能受到了部分年轻地壳物质的混染;二长花岗岩岩浆主要源于年轻地壳的部分熔融。柳园地区4类花岗岩类岩石都是后碰撞构造背景下的岩浆产物,岩浆形成可能与俯冲板片断离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847 / 1860
页数:1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