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近岸浅海海域地震活动性研究的几个问题——以大亚湾为例

被引:10
作者
丁原章
黄日恒
张瑞禾
机构
[1] 广东省地震局
关键词
北东东; 地震带; 地震构造带; 浅海区; 北北西; 地震活动性; 晚第三纪; 上第三纪; 大亚湾; 近岸;
D O I
10.13512/j.hndz.1984.01.001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判定某个地区的地震活动性是开展该区经济建设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作之一。地震活动性的确定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该区及其邻区的地震活动历史,即从历史的记载、居民的回忆和地震台站的记录等得到该区的历史地震活动数据;二是该区的地质构造特征,特别是从活动断裂的规模,变动速率和活动性质等了解断裂近期活动的特征。对海域而言,取得这两方面的资料并非易事。因为,不仅缺乏海域历史地震的记载,就连了解现今海域地震活动的确切情况也受到很大限制。另一方面,海底地质勘查远远落后于陆地的地质研究。近岸浅海区的地震活动性研究,既不同于陆地,也有别于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被遗漏的明末广州湾大地震 [J].
姚梅尹 .
华南地震, 1982, (02) :60-64
[2]  
中国地震简目[M]. 地震出版社 , 国家地震局 编, 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