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际溶氧量与氮素形态对水稻根系特征及氮素积累的影响

被引:37
作者
赵锋 [1 ,2 ,3 ]
徐春梅 [1 ]
张卫建 [2 ]
章秀福 [1 ]
程建平 [3 ]
王丹英 [1 ]
机构
[1] 中国水稻研究所
[2] 南京农业大学应用生态研究所
[3]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氮素形态; 溶氧量; 根系; 氮积累量; 水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为研究根际溶氧量和氮素形态对水稻根系生长及对氮素利用的影响,设计了两个试验:1)分别以铵硝混合营养(NH4NO3)和全铵营养[(NH4)2SO4]为氮源,在营养液中将杂交籼稻国稻1号和常规粳稻秀水09培养6周,在第4周和第6周时取样测定植株的生物量和氮素含量;2)将上述铵硝混合营养下培养4周的国稻1号水稻植株,以分根培养的方式进行不同溶氧量处理,测定水稻生物量、根系形态和氮积累量的差异。结果表明:1)根际溶氧量较低时(溶氧量0~1.0 mg/L),铵硝混合营养比单一的铵态氮营养显著提高植株的生物量,国稻1号生物量增加69%,秀水09增加41%;铵硝混合营养显著提高了水稻的根系数量、最长根长、根干质量和根系活力以及植株的氮积累量,国稻1号的地下部和地上部氮积累量分别提高60%和52%,秀水09则分别提高了41%和33%。2)分根实验中,铵硝混合培养的国稻1号,其增氧(溶氧量8.0~9.0 mg/L)处理的根系生物量增加21.6%,根系数量、最长根长和根体积分别增加27%、14%和10%,而氮积累量提高了11%。增氧和铵硝混合营养均对促进水稻根系生长和氮素积累具有正互作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195 / 20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Oxygen stress in Salvinia natans: Interactive effects of oxygen availability and nitrogen source [J].
Jampeetong, Arunothai ;
Brix, Hans .
ENVIRONMENTAL AND EXPERIMENTAL BOTANY, 2009, 66 (02) :153-159
[2]   根际增氧模式的水稻形态、生理及产量响应特征 [J].
赵锋 ;
王丹英 ;
徐春梅 ;
张卫建 ;
李凤博 ;
毛海军 ;
章秀福 .
作物学报, 2010, 36 (02) :303-312
[3]   根区通氧状况对水稻幼苗生长及吸收镉的影响 [J].
邓丹 ;
吴可为 ;
邓泓 .
生态学报, 2009, 29 (05) :2520-2526
[4]   水稻根际含氧量对根系生长的影响 [J].
王丹英 ;
韩勃 ;
章秀福 ;
邵国胜 ;
徐春梅 ;
符冠富 .
作物学报, 2008, (05) :803-808
[5]   铵态氮和硝态氮对旱稻、水稻生长及铁营养状况的影响 [J].
邹春琴 ;
范晓云 ;
石荣丽 ;
张福锁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7, (04) :45-49
[6]   不同氮效率水稻品种增硝营养下根系生长的响应特征 [J].
王东升 ;
张亚丽 ;
陈石 ;
段英华 ;
沈其荣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7, (04) :585-590
[7]  
Nitrogen Cycling and Losses Under Rice-Wheat Rotations with Coated Urea and Urea in the Taihu Lake Region.[J].H.YASUKAZU;.Pedosphere.2007, 01
[8]  
Nitrate Effect on Rice Growth and Nitrogen Absorption and Assimilation at Different Growth Stages.[J]..Pedosphere.2006, 06
[9]   增硝营养对不同基因型水稻苗期氮素吸收同化的影响 [J].
段英华 ;
张亚丽 ;
沈其荣 ;
陈红云 ;
张勇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5, (02) :160-165
[10]   不同水稻品种对铵态氮和硝态氮吸收特性的研究 [J].
张亚丽 ;
董园园 ;
沈其荣 ;
段英华 .
土壤学报, 2004, (06) :918-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