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农民组织化实践——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典型调查研究

被引:2
作者
刘励敏
机构
[1] 日本东洋大学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农民组织化; 合作组织; 专业化; 典型经验;
D O I
10.16479/j.cnki.cn43-1160/d.2011.05.011
中图分类号
F321.42 [经济联合体];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农村普遍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定了农户在农业生产中的主体地位,给予了农户最大程度上的生产自主权和产品支配权,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是,农户生产规模受限于自然人和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而联系起来的家庭规模,存在生产技术水平低、专业分工水平低和社会化程度较低的"三低"状况,为了克服这一矛盾,80年代中期以后,广大农民群众在坚持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兴办了各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组织。根据我们对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典型调查研究认为,要办好农民专业合作社,一要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二要以农民为本,让农民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三要有懂经营、会管理、有技术的能人和大户当领头人;四要立足于农产品的精深加工,打造特色产品和品牌价值;五要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专业生产基地创办现代农业企业;六要各级政府全面组织、指导、扶植农民。
引用
收藏
页码:88 / 93
页数:6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