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2656例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37
作者
王林 [1 ]
马金萍 [1 ]
党群 [2 ]
陈康寅 [1 ]
李永健 [2 ]
李喜元 [1 ]
陈树涛 [1 ]
丛洪良 [1 ]
李广平 [1 ]
黄体钢 [1 ]
机构
[1]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科
[2]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心内科
关键词
心力衰竭,充血性; 回顾性研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1.6 [血液循环衰竭];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病因和药物治疗的变化。方法选择1973年7月至2002年12月确诊的老年慢性心衰住院患者2656例,以每10年为一组分3组,对病因、临床特征和治疗药物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患者占同期慢性心衰住院总病例(3858例)的68.8%。男:女为1:1。入院时心功能以纽约心功能分级标准(NYHA)心功能Ⅲ和Ⅳ级居多(89.7%)。3组患者的病因均以冠心病、肺心病和风湿性心脏病为主。随时代变迁,首位病因由肺心病(3组的病因构成比分别为62.8%、41.5%和21.1%)演变为冠心病(分别为24.3%、35.8%和62.5%)。应用较多的药物依次是硝酸酯类(83.7%)、利尿剂(69.3%)、洋地黄类(59.6%)、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53.7%)和p_受体阻滞剂(18.4%)。ACEI和β-受体阻滞剂主要用于冠心病治疗(分别为75.2%和80.8%),且在冠心病患者治疗中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其次是风湿性心脏病和肺心病。肺心病应用ACEI和β-受体阻滞剂分别为11.6%和2.0%。结论老年慢性心衰住院患者首位病因从肺心病演变为冠心病;利尿剂、洋地黄制剂和硝酸酯类仍为主要治疗药物,但ACEI、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也逐年增加。
引用
收藏
页码:565 / 56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南昌地区30年来12879例住院成人心血管病构成比分析 [J].
罗伟 ;
徐金汤 ;
程晓曙 ;
李菊香 ;
胡春松 ;
洪葵 ;
魏云峰 ;
罗丹 .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03, (03) :16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