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束支阻滞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意义

被引:24
作者
张家利
吴一远
尹娟
高秉新
机构
[1] 北京积水潭医院心内科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右束支阻滞;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2.2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了解伴随急性心肌梗死出现的右束支阻滞的临床和预后意义。 方法 将我院近5年收治的伴有新出现的持续性右束支阻滞的急性心肌梗死共 12例作为观察组 ,梗死部位均累及前间壁或前壁 ,故将同期收治的无束支阻滞的前间壁或前壁急性心肌梗死共 2 0例作为对照组 ,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都在症状发生后 2 4h内收入院。分析两组的临床经过、住院病死率和随访 1年的情况。 结果 观察组血清 CK- MB平均峰值为 (2 48.2± 15 4.9) u,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10 8.6± 6 4.2 ) u(P<0 .0 2 )。观察组 5 0 %并发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 ,对照组为 2 5 %。观察组心功能受损也更严重 ,Killip平均级别为 2 .45± 0 .6 8,对照组为 (1.2 0± 0 .42 ,P<0 .0 0 5 ) ,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在观察组为 (5 6 .8± 11.0 ) mm ,对照组为 (4 7.0± 4.4) mm (P<0 .0 5 ) ,左心室射血分数在观察组为 0 .47± 0 .0 6 ,对照组为 (0 .6 5± 0 .0 9,P<0 .0 0 2 )。观察组的住院病死率为 2 5 % ,1年内因心力衰竭恶化再住院率为 44 %。 结论 伴随急性心肌梗死新出现的持续性右束支阻滞是临床经过凶险和预后不良的标志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 条
  • [1] A randomized study of the prevention of sudden death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Buxton AE, Lee KL, Fisher JD, et al.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