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增长悖论的深层原因

被引:3
作者
皮建才
机构
[1]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关键词
增长悖论; 激励机制; 有效歧视; 产业升级;
D O I
10.13781/j.cnki.1007-9556.2007.01.003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要解决中国目前存在的“增长悖论”问题,必须解决更深层次的“激励机制”问题、“有效歧视”问题和“产业升级”问题。“激励机制”问题可以看作是对“结构调整论”的回应,不重视激励机制(特别是对官员的激励)的经济增长很有可能总是徘徊在调整阶段,丧失经济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有效歧视”问题可以看作是对“有效劳动需求论”的回应,不破除“有效歧视”就不可能形成真正有效的劳动供给。“产业升级”问题可以看作是对“技术进步论”的回应,一方面,没有产业结构升级的技术进步不是有效的技术进步,因为不能形成“扩散效应”和“拉动效应”;另一方面,达成共识的产业升级会造成“潮涌现象”,从而形成投资过热和产能过剩。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经济增长、结构调整的累积效应与资本形成——当前经济增长态势分析 [J].
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 .
经济研究, 2003, (08) :3-12+27
[2]   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非一致性及其形成机理 [J].
龚玉泉 ;
袁志刚 .
经济学动态, 2002, (10) :35-39
[3]   资本形成、工业化与经济增长:中国的转轨特征 [J].
张军 .
经济研究, 2002, (06) :3-13+93
[4]  
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M].孙立平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5]  
口味的经济学分析.[M].[美]加里·贝克尔(GaryStanleyBecker)著;李杰;王晓刚译;.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
[6]  
西方世界的兴起.[M].[美]道格拉斯·诺思等 著.华夏出版社.1999,
[7]  
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M].(美)加里·S.贝克尔(Gary.S.Becker)著;王业宇;陈琪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