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丘陵区不同种植方式水保效益的分析评价

被引:6
作者
苏敏
卢宗凡
张兴昌
李够霞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
关键词
种植方式; 水保效益; 带状间作;
D O I
10.13961/j.cnki.stbctb.1990.04.011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以草灌带状间作、草粮带状间轮作6年试验资料为依据,按水保性能的强弱对不同处理的种植方式进行了分类。利用贝叶斯多类逐步判别法验证了经验分类的准确性。最后用模糊聚类法对不同种植方式的水保效益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它们水保性能由强到弱的顺序为:柠条→柠条+牧草间作→单种牧草→草粮带状间轮作→粮食作物水平沟种植→普种粮食作物。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5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 条
  • [1] 黄土丘陵区水土保持生物和耕作措施的研究
    卢宗凡
    苏敏
    李够霞
    张俊峰
    李明
    冯宇
    [J]. 水土保持学报, 1988, (01) : 37 - 48
  • [2] 水土流失过程的人类活动分析
    徐建华
    艾南山
    [J]. 水土保持学报, 1988, (04) : 10 - 16
  • [3] 几种水土保持指标的分析与评价
    卢宗凡
    张文军
    苏敏
    李够霞
    [J]. 水土保持学报, 1988, (04) : 60 -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