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美国国会“台湾连线”成员分布决定因素实证分析
被引:10
作者
:
张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
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
张光
[
1
]
刁大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
刁大明
[
2
]
机构
:
[1]
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
[2]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来源
:
台湾研究集刊
|
2009年
/ 03期
关键词
:
美国国会;
台湾连线;
成员分布决定因素;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D771.2 [];
D618 [中国革命的特殊问题];
学科分类号
:
0302 ;
0305 ;
030503 ;
摘要
:
2002年成立的美国国会台湾连线已成为美国国会议员介入美国对华、对台政策的重要渠道。本文对台湾连线成员在第110届国会众议院的分布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加入该连线的议员多来自美国南部,来自那些亚裔人口比重较大、与中国经济关系密切、"台独"组织FAPA活跃的选区。外交委员会成员、意识形态保守议员和共和党议员参与台湾连线几率较高。基于台湾连线分布的特点,本文提出理性处理台湾问题中美国国会因素的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美国国会涉华联线体制分析——以西藏问题为中心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植荣
.
美国研究,
2007,
(02)
:101
-111+5
[2]
浅析美国“台湾联线”的历史基础
[J].
王俊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王俊峰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马娟
.
国际论坛,
2006,
(05)
:63
-66+81
[3]
试析美国国会两院“台湾联线”
[J].
马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东暨南大学国际关系系
广东暨南大学国际关系系
马娟
;
王俊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广东暨南大学国际关系系
王俊峰
.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6,
(04)
:104
-108
[4]
美国在台“特殊利益”的建构
[J].
孙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
孙哲
;
张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
张春
.
台湾研究集刊,
2005,
(01)
:24
-32
[5]
美国国会议员与台湾当局间的互动及其影响——以美国国会“台湾小组”为例的分析
[J].
陈奕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暨南大学文学院广东广州
陈奕平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02)
:7
-13+138
[6]
美国国会“台湾联线”个案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信强
.
台湾研究集刊,
2003,
(04)
:37
-43
[7]
陈水扁当局在美国院外活动情况探析
[J].
刘国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资料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刘国奋
.
台湾研究,
2002,
(03)
:64
-69
[8]
台湾当局对美游说活动及其影响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发瑶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
(06)
:29
-35
[9]
国会政治与美国对华经贸决策[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孙哲, 2008
[10]
美国国会研究手册[M].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张光, 2008
←
1
2
→
共 18 条
[1]
美国国会涉华联线体制分析——以西藏问题为中心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植荣
.
美国研究,
2007,
(02)
:101
-111+5
[2]
浅析美国“台湾联线”的历史基础
[J].
王俊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王俊峰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马娟
.
国际论坛,
2006,
(05)
:63
-66+81
[3]
试析美国国会两院“台湾联线”
[J].
马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东暨南大学国际关系系
广东暨南大学国际关系系
马娟
;
王俊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广东暨南大学国际关系系
王俊峰
.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6,
(04)
:104
-108
[4]
美国在台“特殊利益”的建构
[J].
孙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
孙哲
;
张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
张春
.
台湾研究集刊,
2005,
(01)
:24
-32
[5]
美国国会议员与台湾当局间的互动及其影响——以美国国会“台湾小组”为例的分析
[J].
陈奕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暨南大学文学院广东广州
陈奕平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02)
:7
-13+138
[6]
美国国会“台湾联线”个案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信强
.
台湾研究集刊,
2003,
(04)
:37
-43
[7]
陈水扁当局在美国院外活动情况探析
[J].
刘国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资料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刘国奋
.
台湾研究,
2002,
(03)
:64
-69
[8]
台湾当局对美游说活动及其影响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发瑶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
(06)
:29
-35
[9]
国会政治与美国对华经贸决策[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孙哲, 2008
[10]
美国国会研究手册[M].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张光, 2008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