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现代性的中国方案

被引:7
作者
胡绪明
机构
[1] 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现代性; 中国道路;
D O I
10.16164/j.cnki.22-1062/c.2019.02.003
中图分类号
D61 [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3 ;
摘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新方位,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引发了新一轮以求解"中国成功之道"、解密"中国奇迹之谜"为核心议题的"中国模式热":"中国凭什么强起来""中国强起来意味着什么""强起来的中国将走向何方"等。面对激辩性的舆论场和竞争性的思想场中出现的极富挑战性的"现代性话语",中国学界理应对其作出学理澄清并加以积极回应:中国道路正以何种现代性书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篇章;中国道路基于何种思想的原则高度彰显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代性质;中国道路究竟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为人类开启一种新文明类型的可能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构建了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基本架构的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总体方略,书写了紧扣时代主题、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普惠人类福祉的现代性新篇章,从而为当代人类求解"现代性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为走出"现代性困境"贡献了中国智慧。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从实现强起来的历史起点上思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J].
韩庆祥 .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7, (10) :7-11
[2]   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意义 [J].
姜辉 .
世界社会主义研究, 2017, 2 (04) :4-8+93
[3]   “复杂现代性”框架下的核心价值建构 [J].
冯平 ;
汪行福 ;
王金林 ;
孙向晨 ;
徐洪兴 ;
邓安庆 .
中国社会科学, 2013, (07) :22-39+204
[4]   从“外来”到“内化”:对西方“中国模式”之争的一种解读 [J].
轩传树 .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1, (05) :138-144
[5]   关于中国模式若干问题的研究 [J].
托马斯·海贝勒 .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05, (05) :9-11
[6]   解读中国模式 [J].
马丁·哈特-兰兹伯格 ;
保罗·伯克特 ;
庄俊举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5, (02) :60-66
[7]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习近平.人民出版社.2017,
[8]  
中国道路的世界意义.[M].陈学明.天津人民出版社.2015,
[9]  
启蒙辩证法.[M].(德)马克斯·霍克海默;(德)西奥多·阿道尔诺著;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0]  
“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论断的深意.[N].李君如;.解放日报.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