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盆地及其周围地区地壳深部结构与构造的初步研究

被引:51
作者
廖其林
王振明
邱陶兴
袁定强
王洪涛
吴宁远
刘宝诚
机构
[1] 福建省地震局
[2] 国家地震局
[3] 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
关键词
福州盆地; 地壳测深; 扇形剖面; 闽江断裂; 低速—高导—低Q;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1986—1988年,福建省地震局在福州盆地及其周围地区完成了五条地震测深剖面:宁德—永春剖面;洪懒—宁德剖面;莲峰—福州(尚干)剖面;南平—永泰—平潭非纵剖面;并在宁德—古田—嵩口首次试验扇形剖面观测系统,结果表明,扇形剖面对确定断裂是有效的. 根据对地震波走时的正、反演计算,用理论地震图和射线追踪方法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得到了福州盆地及其周围地区地壳深部为高、低速相间的速度分布特征.地壳介质速度为6.40km/s,在中地壳普遍发育一层速度为5.80—5.90 km/s、厚度约5.0 km的低速层.Moho面深度30—33 km,福州盆地为一Moho面隆起区,隆起幅度达3.0 km.北西向断裂发育,其中,闽江断裂在纵剖面和扇形剖面均有明显的反映,并切割到Moho面2.0—3.0 km. 反射波谱频方法计算得到福州盆地地壳Q值仅120—150,比邻近地区明显偏低,中地壳低速层Q值为40—80,是一典型的低速—高导—低Q(高衰减)结构层,此层上界面埋深14—15 km,与居里面埋深较一致.这些结果为福州地区的地热资源远景预测和开发提供了地壳深部结构和某些地球物理场背景.
引用
收藏
页码:163 / 17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爆炸地震模拟磁带记录的采样与处理系统的应用研究 [J].
邱陶兴 ;
廖其林 ;
王振明 .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1989, (03) :33-36
[2]   我国福建陆缘地带的地热活动与地球物理场特征 [J].
魏斯禹 ;
刘绍成 ;
敖光华 ;
滕红渊 .
西北地震学报, 1988, (03) :74-81
[3]   福州—泉州—汕头地区地壳结构的爆炸地震研究 [J].
廖其林 ;
王振明 ;
王屏路 ;
余兆康 ;
吴宁远 ;
刘宝诚 .
地球物理学报, 1988, (03) :270-280
[4]   攀西构造带Q值及其横向不均匀性 [J].
孙克忠 ;
滕吉文 ;
金东敏 ;
郑晔 .
地球物理学报, 1987, (01) :101-104
[5]   唐山地震区的地壳结构及大陆地震成因的探讨 [J].
曾融生 ;
张少泉 ;
周海南 ;
何正勤 .
地震学报, 1985, (02) :125-142
[6]   中国东部马鞍山—常熟—启东地带地壳与上地幔结构和速度分布的爆炸地震研究 [J].
滕吉文 ;
孙克忠 ;
熊绍柏 ;
姚虹 ;
尹周勋 ;
程立芳 ;
薛长顺 ;
田东生 ;
郝天珧 ;
赖明惠 ;
伍明储 .
地球物理学报, 1985, (02) :155-169
[7]   层状不均匀介质中合成地震图的反射率法 [J].
王椿镛 .
地球物理学报, 1982, (05) :424-433
[8]   华北平原中部地区深部构造背景及邢台地震(一) [J].
滕吉文 ;
冯炽芬 ;
李金森 ;
陈学波 ;
闻昆娣 ;
张家茹 ;
熊成君 .
地球物理学报, 1974, (04) :255-271
[9]  
波谱分析基础[M]. 地震出版社 , 郑治真 编, 1979
[10]  
地球物理学中的谱分析[M]. 地震出版社 , (瑞典)巴特(M.Bath)著, 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