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特征的潜在类别分析:基于个体为中心的研究视角

被引:42
作者
黎志华 [1 ,2 ]
尹霞云 [3 ]
蔡太生 [1 ]
朱翠英 [2 ]
机构
[1]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医学心理研究所
[2] 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
[3] 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留守儿童; 情绪问题; 行为问题; 潜在类别分析;
D O I
10.16719/j.cnki.1671-6981.2014.02.015
中图分类号
B842 [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
学科分类号
040201 ;
摘要
用儿童长处与困难问卷(SDQ)对2288个留守儿童样本进行施测,并对他们的情绪和行为问题特征进行探索性的潜在类别分析,发现留守儿童的情绪和行为问题存在明显的分组特征。统计指标支持了3个潜类别的模型,根据3个潜在类别在问卷各条目上的条件概率特征分别定义为:"适应困难组","行为冲动组"和"适应良好组",3个潜在类别所占全体样本的比例分别为32%、41%和27%。进一步的分析发现:相比较适应良好组而言,适应困难组和行为冲动组有着显著的性别和年级水平效应,适应困难组和行为冲动组的男生所占比例更大;同时,这两个组的小学生所占的比例也更大。
引用
收藏
页码:329 / 33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留守儿童的孤独感与友谊质量及社交地位的关系 [J].
凌辉 ;
张建人 ;
钟妮 ;
易艳 ;
周立健 ;
洪婉妍 ;
文晶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2, 20 (06) :826-830
[2]   分离年龄和留守时间对留守儿童行为和情绪问题的影响 [J].
凌辉 ;
张建人 ;
易艳 ;
周立健 ;
洪婉妍 ;
文晶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2, 20 (05) :674-678
[3]   农村留守儿童人格特征、应对方式与心理适应性关系 [J].
贾文华 .
心理科学, 2012, 35 (01) :142-147
[4]   潜在类别分析技术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J].
张洁婷 ;
焦璨 ;
张敏强 .
心理科学进展, 2010, 18 (12) :1991-1998
[5]   不同监护类型留守儿童与一般儿童问题行为比较 [J].
范兴华 ;
方晓义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0, (02) :232-234+237
[6]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SCL-90测试结果的Meta分析[J]. 王锋生,孙业桓,钮娟娟,龚磊,蔡标,孙丽娜.卫生研究. 2010(02)
[7]   农村留守儿童的同伴关系和孤独感研究 [J].
孙晓军 ;
周宗奎 ;
汪颖 ;
范翠英 .
心理科学, 2010, 33 (02) :337-340
[8]   儿童长处和困难问卷与儿童行为量表相关性研究 [J].
寇建华 ;
杜亚松 .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9, 19 (05) :317-319
[9]   中国留守儿童研究述评 [J].
罗静 ;
王薇 ;
高文斌 .
心理科学进展, 2009, 17 (05) :990-995
[10]   农村留守儿童是否有心理健康问题? [J].
张若男 ;
张丽锦 ;
盖笑松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9, 23 (06) :426-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