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几个茎叶穗形态性状的遗传分析

被引:11
作者
庞启华,李生荣,罗传浩,张超英
机构
[1] 四川省绵阳市农科所小麦室
关键词
小麦,株型,茎叶穗形态,遗传;
D O I
10.16213/j.cnki.scjas.1995.03.005
中图分类号
S512.103.2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用12个小麦亲本,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方式建立35个组合,对15个小麦茎叶穗形态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所测15个性状遗传力均较高。除小穗数主要由基因加性效应决定,非加性基因效应不显著外,其余14个性状的表现由加性和非加性基因共同决定。除小穗数和叶宽外,其余各性状的G.C.V.均较大,表明对其选择和改良的潜力较大。亲本的自身表现与一般配合力密切相关。8168—0—14,绵89—47和陕西7859是茎叶穗综合形态性状一般配合力较好的亲本,绵01821具有较强致矮力。文中探讨了利用F1遗传信息,对指导亲本选配的作用和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棉花亲本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间的相关性研究 [J].
王学德 ;
潘家驹 .
作物学报, 1990, (01) :32-38
[2]   小麦叶型性状杂种优势的遗传分析 [J].
何蓓如 ;
田建华 ;
刘曙东 .
陕西农业科学, 1989, (06) :7-9
[3]   小麦理想株型育种的评价 [J].
陈化邦 .
种子 , 1989, (03) :25-26
[4]   春小麦杂种后代株高及穗下各节间遗传特性的研究 [J].
周晓震 ;
王世恩 ;
于世选 .
黑龙江农业科学, 1988, (04) :1-4
[5]   小麦粒重与植株性状相关因素的统计分析 [J].
贾继增 .
作物学报, 1984, (03) :201-205
[6]   小麦叶型遗传的初步研究 [J].
任正隆 .
遗传, 1979, (05) :20-24
[7]   冬小麦亲本选配的研究——Ⅰ 杂种第一代优势和配合力的分析 [J].
庄巧生 ;
王恒立 ;
曾启明 ;
李英婵 ;
李登春 .
作物学报, 1963, (02) :117-130
[8]  
数量遗传学[M]. 四川大学出版社 , 高之仁 著,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