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创造性系统观及其对创新教育的启示
被引:8
作者
:
师保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
师保国
申继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
申继亮
机构
:
[1]
北京师范大学
来源
:
中国教育学刊
|
2005年
/ 08期
关键词
:
创造性;
系统观;
创新教育;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G40 [教育学];
学科分类号
:
040101 ;
120403 ;
摘要
:
创造性的概念经历了从强调过程到强调产品,再到强调将过程、产品、个人和环境等因素结合起来的演变历程,近来人们倾向于从系统观的角度看待创造性的研究与培养。创造性系统观认为,创造性是内外系统交互作用的产物,它除了与个体的认知因素、知识背景、动机、人格有关外,还与个体所在的群体、社会甚至历史的背景有关。实施创新教育,必须把创造性作为一个系统来看待,除了重视个体因素,还要重视文化和社会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5 / 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创造力研究之我见
[J].
胡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北京
胡军
.
课程教材.教法.,
2004,
(04)
:75
-79
[2]
论个性化成才教育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伯约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1,
(02)
:1
-4
[3]
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教育·创造性学习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林崇德
.
中国教育学刊,
2000,
(01)
:5
-8
[4]
青少年科学创造力的发展与培养[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胡卫平, 2003
←
1
→
共 4 条
[1]
创造力研究之我见
[J].
胡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北京
胡军
.
课程教材.教法.,
2004,
(04)
:75
-79
[2]
论个性化成才教育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伯约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1,
(02)
:1
-4
[3]
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教育·创造性学习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林崇德
.
中国教育学刊,
2000,
(01)
:5
-8
[4]
青少年科学创造力的发展与培养[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胡卫平, 2003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