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福利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的思考

被引:9
作者
刘旭东
机构
[1] 沈阳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补缺型保障; 适度普惠型保障; 发展保障; 国民保险; 公共福利;
D O I
10.16011/j.cnki.jjwt.2008.10.005
中图分类号
D632 [民政工作];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质量提升阶段,中国的社会保护制度也面临着战略性的转型,即由补缺型保障模式转向适度普惠型保障模式,而这种转型的思想基础和物质基础都已具备。适度普惠型保障是全民性的福利改善,现阶段应实现低保制度由生存保障上升为发展保障,社会保险由体制性保险扩展为国民保险,社会福利由特殊群体福利转变为公共福利,从而为实现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引用
收藏
页码:126 / 12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城市“空巢”家庭的新特征 [J].
王静珊 .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 2007, (04) :13-15+59
[2]   空巢老人的健康问题及对策思考 [J].
王颖 ;
何国平 ;
贺达仁 .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7, (03) :106-107
[3]   卫生总费用快速增长:政府职能缺失与百姓负担增加 [J].
王颖 ;
屈卫东 ;
郝模 .
中国卫生资源, 2007, (03) :102-103+111
[4]   独生子女家庭非经济养老风险及其保障 [J].
穆光宗 .
浙江学刊, 2007, (03) :10-16
[5]   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影响因素与效应研究 [J].
曹艳春 .
当代经济科学, 2007, (02) :15-20+124
[6]   关注空巢家庭 [J].
王艳坤 .
中国老区建设, 2006, (08) :24-24
[7]   “空巢综合症”的社会治疗 [J].
邢洁 ;
胡继春 .
医学与社会, 2006, (06) :8-8
[8]   社会保障水平发展曲线研究 [J].
穆怀中 .
人口研究, 2003, (02) :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