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郊区农村居民点整治效应研究

被引:14
作者
张正峰 [1 ]
王晓莉 [2 ]
郭碧云 [3 ]
孟昭霞 [1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
[3] 浙江海洋学院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土地整治; 宅基地置换; 整治效应; 区位; 聚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研究目的:构建农村居民点整治效应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整治前后指标值的对比,定量分析农村居民点整治对区位、农村居民点集聚、农用地集聚、农村景观和整治区域居民的影响。研究方法:GIS空间分析法,景观格局分析法。研究结果:(1)整治促使农村居民点用地向公路两侧和城镇周边集中,明显改善了农村居民点对外交通状况,有利于利用城市发展的辐射带动效应;(2)整治明显改善了农村居民点布局分散、耕地不连片的问题,提高了居民点的聚集性,也提升了耕地规模化经营的潜力;(3)整治提高了农村地区各类景观的聚集度和连通性,但也降低了景观格局的多样性;(4)整治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但也增加了农户的平均耕作半径。研究结论:整治改变了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区位条件、集聚程度,也影响着农村的景观格局和农户的生产生活,整治实践中应根据效应评价结果趋利避害。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及区域效应研究.[D].王筱明.中国矿业大学.2012, 05
[2]   农村居民点集中与农地流转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J].
徐保根 ;
韩璐 .
中国土地科学, 2013, 27 (09) :38-43
[3]   两类农村居民点整治模式下农户整治意愿影响因素比较研究 [J].
张正峰 ;
吴沅箐 ;
杨红 .
中国土地科学, 2013, 27 (09) :85-91
[4]   大城市郊区农村居民点整理效果分析——基于典型案例的比较研究 [J].
谷晓坤 ;
卢新海 ;
陈百明 .
自然资源学报, 2010, 25 (10) :1649-1657
[5]   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的效益评价方法探讨 [J].
王玉波 ;
雷国平 ;
唐莹 ;
王静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 2008, (02) :39-43
[6]   北京市农村居民点用地内部结构特征的区位分析 [J].
姜广辉 ;
张凤荣 ;
周丁扬 ;
赵婷婷 ;
谢志丹 .
资源科学, 2007, (02) :109-116
[7]   北京山区农村居民点分布变化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J].
姜广辉 ;
张凤荣 ;
秦静 ;
张琳 ;
宫攀 .
农业工程学报, 2006, (11) :85-92
[8]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与土地集约利用——江苏省农村居民点整理现状及思考 [J].
宋均梅 ;
陈利根 .
农村经济, 2006, (03) :26-29
[9]   大城市郊区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目标和模式研究——以北京市顺义区为例 [J].
杨庆媛 ;
张占录 .
中国软科学, 2003, (06) :115-119
[10]   论乡村城镇化与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 [J].
陈美球 ;
吴次芳 .
经济地理, 1999, (06) :97-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