橐吾属的起源、演化与地理分布

被引:34
作者
刘尚武
邓德山
刘建全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西宁,西宁,西宁
关键词
橐吾属; 分布格局; 性状分析; 起源地; 散布途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1 [植物演化与植物发展];
学科分类号
071001 ;
摘要
橐吾属Ligularia Cass.是菊科千里光族款冬亚族的一个大属。在款冬亚族中本属与大吾风草属Farfugium Lindl.亲缘关系最近,但进化程度较高。本属包括6组、11系129种。所有种类均分布在亚洲,仅2种扩散至欧洲。在东亚地区有119种,占该属总种数的96%。高度集中在横断山区的有4组、6系67种,其中61种为特有种,占该属总组数的66%,总系数的54.5%,总种数的52%。这个事实表明了横断山区是该属的多度中心和多样化中心。通过性状分析,伞房组伞房系Sect.Corymbosae,Ser.Calthifoliae叶肾形,具掌状叶脉,头状花序大而少,排列呈伞房状,总苞半球形,被认为是该属的原始类群。原始种齿叶橐吾L.dentata和鹿蹄橐吾L.hodgsonii的分布区从我国四川东部经过湖北、湖南、安徽、福建等省至日本。这个分布格局与近缘属大吴风草属Farfugium一致。 根据共同起源原理,这两个属的祖先极有可能就发生在这一地区。因此我们推测东亚地区从中国四川东部至日本这一地区是本属的发源地,然而根据地质历史和现代分布,作者认为中国中部(包括四川东部)是本属的初始起源地。该属起源后,基本上沿亚洲南缘的山地扩散,少数种类向东北至亚洲东北部。本属起源时间至少不晚于中白垩纪。
引用
收藏
页码:514 / 52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云南植物区系 [J].
李锡文 .
云南植物研究, 1985, (04) :361-371
[2]   从印度板块的漂移论喜马拉雅植物区系的特点 [J].
张宏达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4, (04) :93-101
[3]   喜马拉雅——横断山脉是天南星属的分布中心和分化中心——兼论天南星属的起源和扩散 [J].
李恒 .
云南植物研究, 1980, (04) :402-416
[4]   华夏植物区系的起源与发展 [J].
张宏达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0, (01) :89-98
[5]   论中国植物区系的分区问题 [J].
吴征镒 .
云南植物研究, 1979, (01) :1-20
[6]   中国植物区系的热带亲缘 [J].
吴征镒 .
科学通报, 1965, (01) :25-33
[7]  
东亚植物区系的一些分布式样和迁移路线(续)[J]. 王文采.Journal of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 1992 (02)
[8]  
植物区系地理[M]. 科学出版社 , 王荷生编著, 1992
[9]  
世界植物区系区划[M]. 科学出版社 , (苏)塔赫他间(Тахтаджян,А.Л.)著, 1988
[10]  
分布区学说原理[M]. 科学出版社 , (苏)托尔马乔夫(А.И.)著, 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