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红铃虫的若干生态特性及其发生类型

被引:5
作者
傅胜发
曹赤阳
万长寿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江苏分院
关键词
铃虫; 滞育; 幼虫发育; 生态特性; 发生类型;
D O I
10.13802/j.cnki.zwbhxb.1963.01.011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系根据1950—1962年的部分研究结果。从红铃虫各期虫态发育与温湿度关系、食料对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幼虫滞育的一些有关生态特性,来探讨它的发生规律。根据分析:西北无虫区的原因,主要是受冬季低温强度大,夏季温差大,湿度低的限制,红铃虫既不能越冬,又不能繁殖;已感染的地区,根据红铃虫的有效繁殖日数,可以划分为四个世代类型:即二代区、二三代区、三四代区和多代区。关于红铃虫数量变动原因,与发生基数、气候条件和繁殖期的食料条件关系最为明显。与此同时,也指出了不同地区控制红铃虫种羣数量的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87
页数:13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