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逆向技术外溢的关系——基于熵和耗散结构理论

被引:4
作者
李茜
薛求知
机构
[1]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技术溢出; 技术进步; 灰关联熵; 耗散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6 [汇兑、对外金融关系]; F752.67 [技术进出口贸易];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020206 ; 0701 ; 070104 ;
摘要
基于一国技术进步是耗散结构的假设,构建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国内技术进步之间的灰关联熵模型,并运用2003—2010年的数据实证检验了逆向技术外溢效应的存在性。结果表明:2003—2008年期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技术进步并没有持续、显著的作用,此期间并不存在逆向技术外溢;2009年和2010年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给国内技术进步带来了负熵流,此期间存在逆向技术外溢,并且它推动了国内技术向良性方向发展。该结果意味着,对外直接投资是一把"双刃剑",有可能增加我国技术进步的熵值,也可能导致负熵流入、促进我国的技术进步。最后提出,我国企业不能盲目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应质量和数量并重,以使对外直接投资为我国带来持续的负熵流。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3]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分析 [J].
阎海峰 ;
黄烨菁 ;
罗志松 .
世界经济研究, 2009, (07) :50-56+88
[4]   FDI与中国经济发展有序度研究 [J].
王英 ;
朱珂君 .
统计研究, 2008, 25 (12) :36-41
[5]   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算:1952~2006年 [J].
单豪杰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 25 (10) :17-31
[6]   国际技术外溢渠道的实证研究 [J].
王英 ;
刘思峰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 (04) :153-161
[7]   外向FDI与中国技术进步:机理分析与尝试性实证 [J].
赵伟 ;
古广东 ;
何元庆 .
管理世界, 2006, (07) :53-60
[8]   全球价值链治理与地方产业网络升级研究——以上海浦东集成电路产业网络为例 [J].
文嫮 ;
曾刚 .
中国工业经济, 2005, (07) :20-27
[9]   对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计 [J].
张军 ;
章元 .
经济研究, 2003, (07) :35-43+90
[10]   拓展的灰关联熵方法 [J].
刘建慧 .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1997, (03) :175-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