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湿地脱氮途径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79
作者
张政
付融冰
顾国维
杨海真
机构
[1]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人工湿地; 脱氮; 植物吸收; 硝化/反硝化作用; 溶解氧; pH; 温度;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06.06.049
中图分类号
X703 [废水的处理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002 ;
摘要
简述了人工湿地脱氮模型。各种形态的氮在人工湿地系统中可以通过氨的挥发、植物吸收、介质沉淀吸附以及微生物硝化/反硝化作用等过程被去除。讨论了各脱氮途径对人工湿地脱氮的贡献,在大多数人工湿地的pH条件下,湿地地面氨挥发可以忽略,湿地植物叶片氨挥发量尚不清楚。湿地介质的直接吸附是短期的。植物在湿地脱氮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但一般认为植物直接吸收和存储只占湿地脱氮的一小部分,一般低于30%。微生物的硝化/反硝化作用,是人工湿地脱氮的最主要的形式。讨论了影响人工湿地硝化作用的主要因素:溶解氧,pH和温度。大多数人工湿地的pH适合硝化作用,溶解氧和温度对湿地硝化作用的影响最大。温度不仅影响微生物的硝化作用,而且可以间接地影响植物的生长从而影响人工湿地的脱氮性能。
引用
收藏
页码:1385 / 139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Growth and nutrient dynamics of soft-stem bulrush in constructed wetlands treating nutrient-rich wastewaters [J].
Tanner C.C. .
Wetlands Ecology and Management, 2001, 9 (1) :49-73
[2]   THE BIOGEOCHEMISTRY OF NITROGEN IN FRESH-WATER WETLANDS [J].
BOWDEN, WB .
BIOGEOCHEMISTRY, 1987, 4 (03) :313-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