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温度变化在绿洲及沙漠近地层能量平衡中的作用分析

被引:6
作者
韩博
吕世华
奥银焕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关键词
能量闭合; 土壤温度; 土壤湿度; 土壤热储;
D O I
10.19912/j.0254-0096.2010.12.019
中图分类号
TK124 [传热学];
学科分类号
080701 ;
摘要
利用2005年夏季在金塔绿洲附近获得的沙漠和绿洲中心点的湍流、辐射等观测资料,分析了这一时段内各观测点的主要能通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沙漠点分析能量闭合时必须考虑土壤热储的作用。而在绿洲中心点,虽然从平均日变化上也可看到与浅层土壤热储较为一致的不平衡能量项,但二者在8:00~11:00间存在显著差异。分析指出此时的土壤增温可能是由于深层土壤中的水蒸气向上移动进入到浅层土壤并凝结放热造成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628 / 163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鼎湖山针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能量平衡分析 [J].
王春林 ;
周国逸 ;
王旭 ;
周传艳 ;
于贵瑞 .
热带气象学报, 2007, (06) :643-651
[2]   复杂条件下湍流通量的观测与分析 [J].
王介民 ;
王维真 ;
奥银焕 ;
孙方林 ;
王树果 .
地球科学进展, 2007, (08) :791-797
[3]   夏季晴天不同土壤湿度条件的绿洲辐射特征 [J].
文莉娟 ;
吕世华 ;
陈世强 ;
孟宪红 ;
张宇 ;
奥银焕 ;
李锁锁 .
太阳能学报, 2007, (05) :567-572
[4]   不同土壤湿度条件下绿洲边界层特征的敏感性试验 [J].
罗斯琼 ;
陈世强 ;
吕世华 .
高原气象, 2005, (04) :471-477
[5]   绿洲边缘夏季小气候特征及地表辐射与能量平衡特征分析 [J].
张宇 ;
吕世华 ;
陈世强 ;
奥银焕 ;
胡泽勇 ;
韦志刚 .
高原气象, 2005, (04) :527-533
[6]  
复杂地形条件下森林植被湍流通量测定分析[J]. 温学发,于贵瑞,孙晓敏,刘允芬.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S2)
[7]  
中国通量观测网络(ChinaFLUX)能量平衡闭合状况的评价[J]. 李正泉,于贵瑞,温学发,张雷明,任传友,伏玉玲.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S2)
[8]   沙漠土壤和大气边界层中水热交换和传输的数值模拟研究 [J].
牛国跃 ;
孙菽芬 ;
洪钟祥 .
气象学报, 1997, (04) :15-24
[9]   Towards closing the surface energy budget of a mid-latitude grassland [J].
Jacobs, Adrie F. G. ;
Heusinkveld, Bert G. ;
Holtslag, Albert A. M. .
BOUNDARY-LAYER METEOROLOGY, 2008, 126 (01) :125-136
[10]  
The Energy Balance Experiment EBEX-2000. Part I: overview and energy balance[J] . Steven P. Oncley,Thomas Foken,Roland Vogt,Wim Kohsiek,H. A. R. DeBruin,Christian Bernhofer,Andreas Christen,Eva van Gorsel,David Grantz,Christian Feigenwinter,Irene Lehner,Claudia Liebethal,Heping Liu,Matthias Mauder,Andrea Pitacco,Luis Ribeiro,Tamas Weidinger.Boundary-Layer Meteorology . 200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