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26
作者
王双玉 [1 ]
段青 [2 ]
机构
[1] 福建省立医院放射科
[2] 福州市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CT/MR室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乳腺病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55.8 [乳房]; R445.2 [核磁共振成像];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10例正常乳腺、20例乳腺良性病变和32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3.0TMRI扫描仪,行SE序列和DWI。b值分别取0,50,200,500,800,1200s/mm2。比较正常组、良性和恶性病变组的磁共振表现,测量其ADC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乳腺占位性病变在DWI上大多为高信号(48/60,80%),随着b值升高病灶DWI信号下降,恶性病变的下降程度低于良性病变。(2)b值不同时,各组所取得的ADC值因b值不同而不同,且之间差异具显著性意义。(3)当b=1200~0s/mm2时,恶性病变组平均ADC值为(0.94±0.09)×10-3mm2/s,良性病变组平均ADC值为(1.57±0.14)×10-3mm2/s,正常组平均ADC值为(1.77±0.17)×10-3mm2/s。同一b值,正常组、良性组和恶性组分别对应的ADC值间差异具显著性意义。(4)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取ADC值≤0.97×10-3mm2/s(b=1200~0s/mm2)作为诊断乳腺恶性病变的阈值,其诊断敏感性83.78%,特异性91.30%,准确性86.96%,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较好(Kappa值=0.73,P<0.001)。结论DWI结合ADC值测量,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 [1] 3.0T磁共振在乳腺成像中的应用
    赵红兰
    刘颖
    程丽
    汪秀玲
    路欣
    徐凯
    [J]. 中国CT和MRI杂志, 2009, 7 (01) : 18 - 22
  • [2] 磁共振弥散在乳腺病变诊断中的作用
    顾雅佳
    邱龙华
    [J].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07, (05) : 356 - 361
  • [3] MR扩散加权成像对乳腺良恶性疾病的应用研究
    娄路馨
    彰俊杰
    时高峰
    [J].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7, (04) : 350 - 353
  • [4] 细胞密度与表观弥散系数的相关性探讨附视频
    赵继红
    玲子
    丁军
    蒋世旭
    杨海山
    早川和重
    [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6, (04) : 379 - 382
  • [5] MR扩散加权成像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研究
    赵斌
    蔡世峰
    高佩虹
    彭洪娟
    [J].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5, (05) : 497 - 500
  • [6]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乳腺肿瘤的初步应用
    刘溢
    谢敬霞
    韩鸿宾
    杨渝平
    刘淳
    [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3, (05) : 548 - 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