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 条
体重及骨峰值对骨质疏松诊断的影响
被引:38
作者:
阮祥燕
陈宝英
檀建华
林守清
机构:
[1] 北京妇产医院生殖内分泌调节中心
[2] 北京妇产医院放射科
[3] 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
来源: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密度;
诊断标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80 [];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股骨颈骨密度目前已经成为诊断骨质疏松的金指标。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为骨密度T值小于-2.5个标准差(SD)。由于这一诊断标准在全世界各地普遍造成误诊与漏诊现象,所以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世界各地都在调整自身的当地诊断标准。但这种当地化的标准并没有改善骨质疏松诊断中存在的误诊及漏诊现状。本文分析了个体间骨峰值的差异(54.3%),并讨论了体重与骨峰值的相关性(0.97)。股骨颈骨强度分析的结果是,尽管个体间骨密度峰值差别很大,但股骨颈能支撑体重的倍数(抗骨折能力)却都比较接近(11.9±1.5).因此骨密度或其T值只能说明受试者骨量的多少,不能说明骨质疏松的程度。本文对44例受试者的测试结果、临床症状、及问诊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确诊有7名骨质疏松病人。根据骨密度的T值在44名受试者中共诊断出5名骨质疏松病人,这5名中有3名在上述7名病人之列(确诊),另外2名属于将正常人误诊为骨质疏松(误诊),共漏诊了4名骨质疏松病人(漏诊)。被误诊的受试者体重较轻(小于62千克),而被漏诊的病人体重较重(大于74千克).临床上依据骨密度T值诊断骨质疏松容易将骨骼正常且体重较轻的受试者误诊为骨质疏松病人,而将已经患有骨质疏松且体重较大的病人漏诊。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1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