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西北部二叠系—三叠系界线碳、氧同位素组成异常及其意义

被引:4
作者
王大锐
王新平
孙晓婷
机构
[1]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油气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北京,,,
关键词
广西; 二叠系—三叠系界线; 碳、氧同位素组成;
D O I
10.16509/j.georeview.2001.03.001
中图分类号
P59 [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我国广西西北部平果太平剖面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处为保存良好的海相碳酸盐岩沉积,根据牙形石化石带推断,该剖面在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处的连续沉积性良好。在该界线附近处,碳同位素组成发生了突然的负向波动,δ13C值从1.3‰~2.2‰。(PDB)降至-0.9‰~-0.2‰,波动范围达 2.8‰,进入下三叠统后一直呈负向发展;氧同位素组成波动虽不与碳同位素组成同步,但趋势相同,在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处达到了最小值-8.2‰,下降幅度达2‰。这种同位素组成的波动已在我国西藏、浙江等的同时代的沉积中发现,此外,还在中东、北美洲、欧洲等地的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处发现,因此,它可以成为大区域乃至洲际之间的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对比标志,这同时表明,二叠纪末期的重大地质事件发生的时间短、影响范围大,几乎是全球性的。
引用
收藏
页码:225 / 228
页数:4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