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工业园区环境风险评价指标权重分析

被引:72
作者
李艳萍 [1 ,2 ]
乔琦 [2 ]
柴发合 [2 ]
姚扬 [2 ]
白璐 [1 ]
扈学文 [2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
[2] 不详
关键词
环境风险指标权重; 层次分析法; 工业园区; 累积性风险源;
D O I
10.13198/j.issn.1001-6929.2014.03.17
中图分类号
X820.4 [风险评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针对环境风险评价的特征,从HJT 169—2004《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GB 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等现有环境风险评估技术规范和标准中直接筛选了物质危险性、主要原料最大存量与临界量、原料中有毒有害物质使用量等10项指标;结合工业园区环境风险区域性、复杂性及综合性等特征,提出了行业类别、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方式、污染物排放方式和污染物排放浓度达标情况等9项指标,共计19项指标作为工业园区环境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在我国东、中和西部地区近20个工业园区的管理者、企业及园区公众发放600份问卷,运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构建了工业园区环境风险评价指标权重递阶层次结构模型.模型结果显示,影响工业园区环境风险等级准则层权重依次为风险源(0.466 3)、监管机制(0.301 0)和受体(0.232 7);累积性环境风险源特征指标中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方式(权重居第1位,下同)和污染物排放浓度达标情况(第2位)指标权重较突发性风险源特征指标———物质危险性(第4位)、原料中有毒有害物质使用量占比(第9位)、主要原料最大储存量与临界值(第18位)等指标排序优先;对于体现工业园区环境风险预防和监管的指标权重相对较高,如行业类别,园区环境监控情况、环境风险监管机制中日常环境管理制度中的环境监控情况(第5位)权重也高出了环境风险制度体系中事故应急预案(第8位)指标权重;但是,在对受体关注程度上生态环境质量和安全等指标的权重仍旧很小.
引用
收藏
页码:334 / 34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化学工业园区重大环境风险源监控技术研究与应用 [J].
韩璐 ;
宋永会 ;
司继宏 ;
俞博凡 .
环境科学研究, 2013, 26 (03) :334-340
[2]   国家环境风险防控与管理体系框架构建 [J].
王金南 ;
曹国志 ;
曹东 ;
於方 ;
毕军 .
中国环境科学, 2013, (01) :186-191
[3]  
中国化工园区发展现状及环境风险管理策略研究[J]. 周家艳,李冰,王水,魏进,宛文博.污染防治技术. 2012 (03)
[4]   基于AHP的老灌河流域环境风险评价 [J].
陈晓飞 ;
姜世英 ;
韩鹏 .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12, 10 (03) :87-91+97
[5]   基于空间信息扩散法的环境风险评估模型 [J].
朱晓敏 ;
陈东华 ;
耿建东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 22 (03) :111-117
[6]   中国环境风险管理制度创新策略研究 [J].
王先良 ;
王春晖 ;
江艳 ;
段小丽 ;
张金良 .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0, (11) :12-16
[7]   基于AHP和熵权的跨界突发性大气环境风险源模糊综合评价 [J].
邵磊 ;
陈郁 ;
张树深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S1) (S1) :135-138
[8]   基于DPSIR模型的天津滨海新区环境风险变化趋势分析 [J].
孙晓蓉 ;
邵超峰 .
环境科学研究, 2010, 23 (01) :68-73
[9]   石化工业园区区域环境风险后评价的风险识别 [J].
潘玉英 ;
袁九毅 ;
雷洋 ;
仝纪龙 ;
潘峰 .
环境工程, 2008, 26(S1) (S1) :286-289
[10]   浅议经济开发区环境风险评价 [J].
安慧 ;
闫来洪 ;
赵朝成 ;
王志伟 .
四川环境, 2008, (01) :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