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源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辣椒花药培养效率的影响(英文)

被引:16
作者
赵激 [1 ,2 ]
邹学校 [1 ,3 ]
张竹青 [1 ]
杨博智 [1 ]
周书栋 [1 ]
机构
[1] 湖南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
[2] 中南大学研究生院隆平分院
[3] 湖南省农科院
关键词
辣椒; 花药培养; 碳源; 植物生长调节剂; 愈伤组织; 胚状体;
D O I
10.16175/j.cnki.1009-4229.2010.04.031
中图分类号
S641.3 [辣椒];
学科分类号
090202 ;
摘要
[目的]为进一步提高辣椒花药培养效率。[方法]采用MS培养基,以博辣娇红为试材,研究碳源种类与浓度对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以佳玉为试材,按L16(45)正交试验设计,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与浓度对辣椒花药培养效率的影响。[结果]愈伤组织和胚状体诱导率各浓度处理的均值麦芽糖虽略高于蔗糖,但未达差异显著水平;麦芽糖或蔗糖作碳源,3%~6%的浓度有利于提高愈伤组织与胚状体的诱导频率,超过6%以后,愈伤组织和胚状体诱导率随糖浓度的增加而极显著下降。生长调节剂对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为2,4-D﹥ZT﹥NAA﹥KT﹥6-BA;对胚状体诱导率的影响为2,4-D﹥NAA﹥ZT﹥KT﹥6-BA;2,4-D、ZT、NAA和KT对愈伤组织与胚状体诱导率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生长调节剂的使用浓度,2,4-D和ZT以1.0mg/L、NAA和KT对0.5mg/L的效果最好,ZT对提高愈伤组织和胚状体诱导率的效果比KT和6-BA都好;2,4-D1.0mg/L﹢ZT1.0mg/L﹢KT0.5mg/L﹢6-BA0.5mg/L是佳玉花药愈伤组织和胚状体诱导培养适宜的生长调节剂组合。[结论]该研究为辣椒花药培养研究提供了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02 / 10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辣椒轻斑驳病毒研究现状 [J].
王亚南 ;
赵绪生 ;
袁文龙 ;
刘淑香 .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8 (14) :7401-7402+7404
[2]   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的AFLP分析 [J].
罗向东 ;
戴亮芳 ;
陈劲枫 ;
王述彬 .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8 (10) :4999-5001
[3]   线性扫描极谱法测定辣椒制品中的苏丹红Ⅲ [J].
李红 ;
任乃林 .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7 (36) :7857-7859
[4]   色素辣椒耐低温种质资源的筛选(摘要)(英文) [J].
易晓华 ;
刘建萍 .
AgriculturalScience&Technology, 2009, 10 (06) :87-90
[5]   2,4-D和6-BA对籼稻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的影响 [J].
苗春波 ;
万志刚 ;
孙丙耀 .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09, 10 (04) :22-26
[6]   不同培养基和激素对辣椒花药培养的影响 [J].
杨博智 ;
周书栋 ;
张竹青 ;
戴雄泽 ;
李立恒 ;
谢达平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5 (01) :61-64
[7]   辣椒胞质雄性不育系(CMS)子叶培养植株再生(英文) [J].
邓明华 ;
文锦芬 ;
邹学校 .
AgriculturalScience&Technology, 2009, 10 (01) :39-42
[8]   蔗糖、激素及基因型对小麦花药培养的影响 [J].
白延红 ;
刘莉 ;
李春莲 ;
郭东伟 ;
任慧莉 ;
秦静远 ;
陈耀锋 .
麦类作物学报, 2006, (03) :67-70
[9]   彩色甜椒花药培养若干影响因子的研究 [J].
蔡连华 ;
雷建军 ;
陈国菊 ;
曾国平 ;
曹必好 .
中国瓜菜, 2005, (04) :16-19
[10]   辣椒花药培养中若干影响因素的研究 [J].
王立浩 ;
张宝玺 ;
郭家珍 ;
杨桂梅 ;
堵玫珍 .
园艺学报, 2004, (02) :199-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