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对称型分税制:我国分税制的改革方向

被引:6
作者
杨斌
机构
[1] 厦门大学财金系
关键词
分税制模式; 财政; 税收; 税源; 财政金融; 财政收入; 税收收人; 税种;
D O I
10.19365/j.issn1000-4181.1999.02.002
中图分类号
F812.42 [税收];
学科分类号
020203 ;
摘要
分税制的推行对扭转中央财政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比重年年降低局面起了一定作用。但由于对分税制这一主要从西方引进的制度在认识上存在片面性,更因为我国实行的分税制是在大包于财政体制基础上以不改变地方既得利益为前提的,还存在不少缺陷。这需要通过比较西方主要国家的分税制模式,全面消除关于分税制的片面认识。我国未来的分税制模式应当是一种中央税占全部税收总额的大部分、地方支出占全部财政支出大多数的非对称型分税制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联邦德国财政体制的基本模式及其启示 [J].
肖捷 .
管理世界, 1991, (02) :107-113
[2]  
法国财政体系的特点.[J].徐瑞娥;.中国财经信息资料.1990, 62
[3]  
迈向新世纪的中国财政.[M].刘积斌;谢旭人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
[4]  
中国分税制的决策与实践.[M].姜维壮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
[5]  
日本地方税法.[M].吴炳昌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90,
[6]  
政府经济学.[M].(美)斯蒂格里兹著;曾 强等译;.春秋出版社.1988,